第九十一章 目標金礦-《遼東釘子戶》
第(2/3)頁
原來張曄的前任,礦監監高淮到了遼東之后,大力開礦,雙山臺也不例外,最多時候有二人開采金礦,每年能采上千兩黃金。不過隨后遼東展開了大規模的反對礦監的行動,高淮被嚇得逃回了關內,從此銷聲匿跡。張曄接替了高淮之后,就老實多了,除了守著幾個大礦之外,其他的都不管了。
唐畢皺著眉頭,忍不住問道:“老喬,我聽說不少人都說高淮刮地皮,盤剝姓,無所不用其,礦夫更是不堪其苦!”
喬鐵山忍不住搖搖頭:“唐大人,別的地方我不知道,可是在雙山臺對礦夫還算不差,每個人采夠了金還能給礦夫吃兩頓好的,逢年過節還些銀。”
“這就怪了,既然對礦夫不錯,怎么那么多人反對啊?”
“這有什么不明白的!”喬鐵山重重的吸了口煙,苦笑道:“還不是有人看著金礦紅眼嗎,滿天下的說什么開礦害民,礦監十惡不赦!可是皇上不開礦,地方上也是一樣開,對老姓更狠。就拿雙山臺金礦來說,有不少鄉紳還有衛所的官員,他們聯手鼓動礦夫姓把朝廷派來的礦監趕走了,轉過年他們就征調了民夫開礦,比起以前更熱鬧了!
張恪一聽,頓時心里一清二楚,開礦多半都是賺錢的,對國家也是有好處的。可是偏偏在晚明的歷史上,礦監稅監被冠上無數的罵名,什么禍國殃民,什么盤剝無,甚至把大明朝的滅亡都聯系上了。更有無數人搖旗吶喊,撰寫作。
他們能欺騙世人一時,可是沒法欺騙永遠,說到底礦監之爭就是地方和中央的爭奪。當崇禎傻乎乎的放棄了商稅,放棄了礦監監,把所有的財政缺口都轉嫁到田賦上面,這個龐大的帝國就注定滅亡了!
聽著喬鐵山的解說,張恪更感到心情沉重。
“鐵山叔,既然金礦那么興盛,又怎么衰敗下去了!”
“哎,還不是樂生悲嗎。開采的人多,出產的金也多了,雙山臺又靠近長城,自然就引來了韃的注意。不到一年半的時間,韃搶掠四五次,礦夫死傷近人,再也沒人敢去開礦了,也就衰敗下來。不過最近幾年,鎮夷堡的備御徐大千倒是暗中偷偷開采,只是規模不大。”
張恪聽完,長長出了口氣:“哈哈哈,又是鎮夷堡,城外的難民也是鎮夷堡來的最多,徐大千自己送上門,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大家伙一看張恪神采飛揚的模樣,頓時就來了精神。
“老二,你準備怎么下手?”
“哈哈哈,城外不是有那么多的難民嗎,我們就帶著他們回去安頓,順道把地盤和礦場都拿下來!”
“妙!”唐畢率先就伸出了兩個大拇指,笑道:“大人果然厲害,咱們這就將計就計,既有了人,又搶了地,簡直一箭雙雕啊!”
張恪心里也對自己的計劃美滋滋的,大清堡還是過狹小了,正愁沒有主意擴張地盤呢,就有人主動送上門了,實在是求之不得。
“我準備調動兩個小隊的兵力,以護送姓為名,搶占鎮夷堡的土地。只有一點憂慮,那就是咱們的新兵能不能成,要是拳頭不硬,想得再好都沒用!”
一提到戰斗力,在場不少兄弟都默默低下了頭,說實話他們雖然訓練很刻苦,也打過幾次戰斗,但是對自己的水平真沒有把握。
就連張恪也有些疑慮,他忍不住看了一眼張峰。
“哈哈哈,老二,平心而論,大清堡的兵底非常好,苦訓半年,再打幾場仗,以我的估計不會比賀伯父的兵差,絕對堪稱勁旅。大明的世兵什么德行不用我說,只要小心應付,徐大千絕對不在話下!”
有了張峰的保證,張恪頓時來了信心,笑道:“這次我要親自帶兵,大清堡由唐大人鎮守,河灣村留給喬桂,其他人都跟著我行動,咱們搶占雙山臺,把金礦拿下來!”
……
“鄉親們投靠大清堡,是看得起我,請大家伙放心。我想著等到開春的時候,重新劃分土地,讓大家耕者有其田,我再上奏朝廷,把田賦和人丁稅給減下來。再撥一筆銀,興修水利,大家伙看怎么樣?”
隊伍緩緩的前行,大家都默默聽著張恪的話,一個個低著頭尋思。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栾川县|
驻马店市|
岑溪市|
监利县|
清水县|
大足县|
松潘县|
五华县|
高唐县|
连江县|
宁安市|
怀安县|
沿河|
永靖县|
凤山县|
安陆市|
滁州市|
木里|
马龙县|
长汀县|
叙永县|
会同县|
伊春市|
金堂县|
闵行区|
资源县|
孝义市|
章丘市|
黔江区|
平顺县|
汨罗市|
大渡口区|
班玛县|
祥云县|
北票市|
呈贡县|
木兰县|
招远市|
弋阳县|
淮滨县|
临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