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商清晏從宮中回來后,并沒有喝酒,他的心情說不上好,也說不上不好。 看到虞安歌的那一刻,所有往事都不必再去自虐般咂摸了。 他說了一句話:“四皇子必會主持此次秋狩。” 這讓虞安歌松了口氣,不僅是對這個結果,更是為著商清晏不再因辛淑妃難過。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如今商清晏跟辛淑妃斷了干凈,倒是件好事。 虞安歌還是問道:“喝酒嗎?” 商清晏搖了搖頭:“喝酒誤事,等事成后,再喝也不遲。” 虞安歌徹底放下心來,商清晏比她想象中果決得多。 商清晏從書柜中取出圍場輿圖,平鋪在桌面上,指著上面的種種地界,跟虞安歌分析起來。 “圍場不比皇宮戒備森嚴,雖有龍翊衛伴君左右,又有禁軍和宮衛在圍場把守,可想要尋其漏洞,還是容易的。” “太子手里沒有兵馬,雖帶著齊縱一行,可還是人心不齊,他不敢盡數全用的,滿打滿算,能湊夠兩千人盡心助他都是不易。” 虞安歌打斷他道:“不可輕敵,太子先命錦妃給圣上下毒,便是打定主意要讓圣上病死,那就意味著太子的目的絕非謀逆,而是政變。” 謀逆者,需舉兵拉大旗,誓要號令天下。 而政變要簡單地多,太子本就是正統繼承人,太子生母又是等同副后的皇貴妃,朝中擁護太子的朝臣又多。 到時太子只需要以一小撮人控制住圣上,便萬事大吉。 在大殷史上,就曾有位高權重的王爺帶著六百兵馬,于深夜順利逼宮,而現在的圍場,顯然比皇宮更易攻占。 商清晏明白虞安歌的意思,指著圍場的地形圖繼續道:“圍場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自然是戒備不如皇宮森嚴,壞處便是隨行朝臣不少,太子難以控制人心。” 虞安歌低聲附和:“可在此處下功夫。” 商清晏問道:“長公主那邊,可有說她的安排?” 虞安歌道:“圍場的馴獸師,曾受過她的恩惠,只是她可助我們,亦可助太子,最終她的選擇,只看我們和太子誰占上風。” 商清晏點了點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