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佛門之中,人們將僧人頭頂的凸起視為智慧和神力的象征。 據說佛陀的頭頂上有九九八十一個肉髻,被稱為“頂髻”或“慧髻”,這個凸起代表著他卓越的智慧和無盡的慈悲,以及無窮無盡的佛法。 佛陀經歷了九九八十一次轉世,方能修成九九八十一個肉髻,方能成就無上佛法。 而這個和尚年紀輕輕,就能生出肉髻,未來不可限量啊。 耶律尚福起身,朝年輕和尚行禮道,“這位高僧莫非就是貌然大師所說的佛門圣子,道岸圣僧?” 貌然和尚已經快步來到年輕和尚身旁,滿眼歡喜,“正是!” “這位便是我們佛門圣子,金光寺天下行走,領悟小乘佛法第一人的道岸師兄?!? 道岸朝貌然微微一笑,“師弟,我們佛門講究清心寡欲,不爭世俗名利,要清心靜心?!? “這世上眾生平等,又何必執著于第一人或者最后一人呢?” 貌然和尚心領神會,“師兄教誨得是,是我著相了?!? 道岸又朝耶律尚福行禮說道,“大將軍,貧僧有禮了?!? 耶律尚福連忙說道,“我們方才正在說圣僧何時到,想不到圣僧說道就道啊,果然是佛法無邊啊?!? 道岸手持禪杖,走到耶律尚福身前,“大將軍心之所至,必有福報。” “貧僧本來要早日來到軍中,為大將軍蕩除妖孽,只是因師門有令,去了極北苦寒之地一趟,便耽擱了些時日。” 貌然和尚問道,“師兄,極北苦寒之地可還順利?” 道岸不懂神色,依舊滿眼慈悲,“天下之事,易要行,難更要行?!? “佛祖經歷九九八十一次轉世,方能成就無上金身,成就至尊佛陀。那極北苦寒之地的艱難,比起佛祖經歷的磨難來說,不值一提啊。” 貌然滿眼崇敬之色,“師兄乃我佛門百年一遇的人才,目光遠大,以佛祖為志,令師弟我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對了,師兄,你竟然生出了佛陀頂髻,這可是要莫大的佛緣,無上的佛法才能獲得的。” 耶律尚福也是知曉一些佛門之事,便拱手說道,“圣僧如此年輕,便成就了佛陀頂髻,日后成就不可限量,可喜可賀啊。” “方才貌然大師說圣僧是百年一遇的人才,依我看,圣僧是千年一遇,萬年一遇的高人啊。可與當年佛祖成就塑造無上金身,轉世成佛陀相提并論了?!? 道岸不悲不喜,依舊面露祥和慈悲之色,“佛海無邊,普照世人?!? “作為佛門圣子,我的目標,我的志向,可不僅僅在于自己追求佛門那至高境界,不僅僅在于自身的成就,還要以普度眾生為要?!? “師弟,我去極北苦寒之地時,便托你去渡化了那離陽城的陸長生,結果到現在為止,你依舊沒有能將他渡化,反而讓他做大做強,禍害天下蒼生,實在不應該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