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得不說,限量供應(yīng)四個字在任何年代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本來還在觀望的一些圍觀群眾聽到限量供應(yīng),便都開始上前試吃品嘗,然后掏出錢就要買。 五香口味三十瓶最先賣完了,用時大概只有二十分鐘,試吃了香辣味的覺得沒有五香口味的,香辣味也可以,于是很快香辣味的也都賣完。 還沒到中午十二點,五十瓶醬已經(jīng)售賣一空。 這大大超過了凌橘的預(yù)期。 不過這周圍兩公里都是居民區(qū)和學(xué)校,最保守也得住了幾萬人,慢慢來以后每天賣個百十來瓶應(yīng)該不是很難的事情。 另一邊觀望的沈春看著這個場面,跟田梅說,“我總覺得咱家橘子賣便宜了,應(yīng)該賣三塊一瓶,這租金水電費,再加上材料成本,還有人工,一天要不賣出去個幾百瓶,我都覺得回不了本。” 沈春是生意人,做生意這塊她有自己的看法,宋惟開食品廠前她就有點擔(dān)心,食品回本實在是太慢,照凌橘這個價格,估計得賣上一年才能把本錢賺回來。 田梅不懂,但還是說自己的意見,“孩子可能是想著薄利多銷?畢竟兩塊對普通家庭也不少錢了,現(xiàn)在一斤牛肉市價都得一塊七八。可一斤牛肉現(xiàn)在能做五瓶醬,這樣算下來,一瓶醬應(yīng)該能掙個五毛八毛的?” 沈春想了想,“五毛八毛太少了,不行,我得想辦法幫幫孩子。最起碼牛肉的價格我得幫她壓下來,不然這回本太慢,還費心費力的。” “沈姐,那怎么辦?你認(rèn)識肉廠的?” 沈春搖頭,“我回去問問老大,他有個食品廠不是做肉罐頭嗎。或許有這方面資源。” “孩子攤上你這樣的婆婆,真是燒高香了。” 沈春噗呲笑了,“你那,難道忘了橘子說開店是為了掙錢給咱們凌琛攢錢娶媳婦啦!咱們做祖父母的,可不得幫幫孩子!” “我和大偉是只能出力了!哈哈!”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沒毛病,一家人么!” 那邊窗口還時不時地有人來問,可醬已經(jīng)賣完了。 很多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失望,甄真趕緊過去安撫,“叔叔伯伯阿姨嬸嬸們,別著急!明天再來買!以后咱們每天都是11點鐘準(zhǔn)時營業(yè),今天是沒想到這么火爆沒有準(zhǔn)備那么多,大家可以給我留個姓名,我統(tǒng)計一下數(shù)量,明天給大家留出來!” “小姑娘那可得說話算數(shù)啊!來你登記吧,我們排隊等著!”一個五十歲左右的大爺說話。 旁邊的一個大姨還主動組織起排隊了,“來來來老少爺們兒都排下隊!” 不一會,就排了十多個人。 甄真拿了個本子一邊記錄姓名,一邊寫每個人都要什么醬。 最后預(yù)定出去四十二瓶五香和十三瓶香辣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