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府城外的陰邑江上。 船只如影。 隨著最近幾天糧食豐收,大山里長滿了漫山遍野的珍貴藥材,隨著越來越多人得到風聲趕來,每天來往府城的船只都在成倍增長。 寬闊的江水上擠滿了船只與桅桿。 那些商船滿載而來,又滿載而回,碼頭上熱火朝天,腳夫們卸貨下外地運進來的布帛、香料、瓷器等商品,很快卸貨空一艘艘商船,馬上有另一幫腳夫在工頭的催促下,扛著一代代新收上來的大米、藥材,加緊裝貨運往外地,好趕上下一趟裝貨。 甚至,碼頭上一時間出現了腳夫不夠,各大商會爭相加價請腳夫的情況,都想盡早卸貨、裝貨、好多跑幾趟倒賣兩地貨物。 請腳夫的那點人力成本,在來回倒賣的巨大利益差額面前,反而成了蠅頭小利。 就連平時搶地盤,為爭一艘商船打得頭破血流的那些碼頭腳夫幫,面對一下擁擠來的這么多商船,人力根本不夠用,哪還有心思打架,反而呼朋喚友一起來碼頭搬貨,一起發財。 不管誰家都有妻兒老小要養,現在有干不完的活,商人們又肯加錢請人工,這錢都掙不完了,誰還愿意去惹是生非,打架搶地盤。 此時的武州府這里不止是外地商船來往如織,就連客船數量也同樣不少。 那些客船與商船在外觀上很好區別,客船不必趕速度,為了保持平穩,減少客人乘船舒適度,大部分都是扁船頭的樓船。雖然這些船頭破浪效果差,速度快不起來,但勝在船身平穩,盡量減少船身搖晃幅度。 這些客船一靠岸,立馬就有轎夫、獨輪車夫、馬車夫跑過來拉客。 船上剛下來的一些公子、書生、老爺女眷們,還沒來得及看清繁華府城,就被人圍住拉客。 這些外地人都是聽說了武州府府城的天現異象,一下子都烏泱泱趕過來一睹奇觀。 現在府城什么最便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