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遭殃-《晉安是什么小說》
第(1/3)頁
還是那座由漢白玉石打造的玄宮里。
削劍木訥守在塔門口。
老道士一直喋喋不休找削劍聊天,嘴巴沒有一刻閑住的,借著說話給自己在漆黑陰森的地宮里壯膽。
也就削劍脾氣好,要換成晉安在這里,估計錘老道士的心都有了。
忽然,老道士面色一緊的閉上嘴巴,側耳細聽起外頭動靜,他在塔外聽到好幾人的腳步聲,沒多久,就看到之前離開的晉安、徐安平、千石和尚,都安然無恙的回來。
但看三人的面色似乎并不好看。
晉安一回來就開門見山問老道士:“老道,什么樣的死人是怎么殺都殺不死,每次殺死又會似怨氣一樣重新凝聚成人形,而且氣味奇臭無比。”
啊這?
老道士一時聽得有些懵,問晉安怎么了,離開的這段時間里是不是碰到了什么?
于是,晉安把三人離開后的情況詳細說了一遍。
他覺得老道士見多識廣,或許通過老道士能得到些線索。
老道士聽完后目光驚詫說道:“原來剛才聽到的那些大動靜,是小兄弟你們碰到了怪尸,在毀尸呢。”
老道士不假思索道:“按照小兄弟你的形容,身體每次都像怨氣重新凝聚,而且奇臭無比,老道我怎么覺得這東西有點像殃氣?莫非小兄弟你們剛才遭殃了?”
“在場諸位都是是道門、佛門中人,想必都很清楚,人死后會有一口氣堵在喉嚨里,待到了一定時辰后這口死氣會順其自然的吐出。”
“通常是尸僵過去,過完頭七的時候,那時候尸體已經變軟,喉骨滑動,這口死氣就會吐出來。”
“至于這口氣的氣味嘛,就像小兄弟你說的奇臭無比,比放了一個月臭雞蛋還臭。”
“這口死氣蘊含了尸毒寒性,是劇毒之物,沾到花草則瞬間枯萎,沾到活人則會寒氣入體,頭痛不愈、咳嗽不愈、面色發黑如中毒、神智不清等。如果是枉死的人,那么這口氣就不是普通的死氣了,而是一直含在喉嚨里的怨氣,殃氣,殃氣不散,強行下葬必會起尸。所以在民間常會說碰到枉死的人,或是非壽終正寢的人,不要讓貓狗烏鴉等畜牲闖進靈堂,因為死人喉嚨里含著的殃氣,會借活氣起尸。聽說過貓臉老太嗎?就是這么個道理。”
“即便要搬動尸體,也得由至親之人如父母妻兒來搬動尸體,而且只能從背后搬動尸體,避免人不小心吸到殃氣中了邪,輕則天天蹲在兒子家窗外罵兒子不孝順,如果鬧得厲害,就是要進屋子吃人了。”
老道士最后說道:“老道我見識也有限,通過小兄弟的描述,也只能想到殃氣這個可能,其它的可能,暫時還未想到。”
老道士凝眉沉思,最后搖搖頭,表示他實在是想不起其它頭緒了。
身材剛健,氣度沉穩的千石和尚,這時在旁皺眉道:“雖然老道長說得很有道理,但這里面似乎還有些說不通的地方……”
“比如,如果玉棺里那個死人,真是一口從喉嚨里吐出來的殃氣,為什么會化成人形,還懂得躲在玉棺里偷偷修行?這里面帶著讓人細思極恐的細節。”
“再比如我們離玉棺最近,誤吸入幾口殃氣后為什么人沒有出現反常?”
“最主要是,這口殃氣到底是從哪里來的,又是誰含著這口殃氣下葬進地宮里,總不可能是千年前的道場高人吧,這事幾乎就是不可能。”
千石和尚的身份雖是來自釋迦佛門,并不是道門子弟,但設身處地去想,他覺得即便在佛門中,那些用來下葬高僧金身或舍利的塔林里,也絕不會葬入個大魔頭,因為這是有辱佛門清靜。
此時就連徐安平也點頭贊同千石和尚的觀點。
老道士想也不想的說道:“當然是因為二位機緣福厚,命不該絕,在洞天福地里另有機緣,一位是‘騰空離地’仙體、一位是‘金丹種子’仙體,我家小兄弟嘛,則是命硬的人,就連聚在他身邊的人也會多少得到些庇佑,嘿嘿。”
說著,他抬了抬屁股,給自己換了個舒服坐姿,捻須繼續說道:“其實,有一點沒說錯,玉能養人,也能養尸,但你們可不要忘了,這玉也能用來制作法器開光驅邪。”
“為什么你們會覺得一定就是邪尸鳩占鵲巢,躲在玄宮后殿里修行?而不去考慮另一種可能……”
“也許真相是,不管是玉棺、黃符、棺材釘、還是以一己之力改變地宮風水格局,重新恢復活泉,用活泉水帶來的生生不息活氣壓制棺內邪氣,都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呢?只有這個真相才能解釋得通一些細節問題,比如為什么一口殃氣能自己躲進棺材里修行,比如為什么一口殃氣能自己給自己打造一口棺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峰市|
沙田区|
宁海县|
丹凤县|
雅江县|
汾阳市|
广平县|
天全县|
河南省|
溧阳市|
集贤县|
梁河县|
武宁县|
驻马店市|
日喀则市|
田阳县|
汾阳市|
乃东县|
曲周县|
巴青县|
海城市|
渝中区|
五台县|
峨眉山市|
登封市|
达孜县|
连南|
祁门县|
双鸭山市|
昭苏县|
专栏|
滦南县|
肃南|
延寿县|
山东省|
津市市|
鲁甸县|
华池县|
汽车|
平安县|
阳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