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圣往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吳忠賢,你當真是最懂朕之心的人?。 ? 周仁帝喃喃著這幾句,眼眶莫名有幾分紅潤。 這是橫渠四句。 周仁帝沒想到竟然有臣子能懂自己。 更愿意為了自己,為了大周王朝不畏生死! 如此炙熱的言論,竟是從一太監(jiān)口中說出。 周仁帝的手在微微顫抖。 縱然為國捐軀,也死而無憾。 這是有多么大的勇氣,才能說出這番慷慨大義言論! 周仁帝一直以為吳忠賢是為了權(quán)利,才會甘愿成為自己的劍,服侍自己,向自己表忠心。 沒想到,他竟有如此赤膽忠心。 有那么一瞬間,周仁帝想去找吳忠賢。 想與這位最懂自己的臣子促膝長談。 周仁帝從未想過,一個太監(jiān)會懂她的心,懂她的遠望。 只是,周仁帝明白自己的身份,他是天子,所以他克制住了這股欲望。 身為天子,不能被臣子猜透心思。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吳公公真乃滿腹才學之大才?。 ? 曹太監(jiān)看著手中的信,發(fā)出由衷的贊嘆。 他看著吳忠賢一步一步從小太監(jiān),走到周武帝身邊,成為最受寵的太監(jiān)。 又在周武帝死后,一落千丈。 他知道吳忠賢有才學。 卻沒想到,吳忠賢的才學比他所了解的更多。 他的忠心。 他的勇氣。 都讓曹太監(jiān)感到由衷佩服。 上一首寫給皇后娘娘的詩,雖然驚艷,但在很多人看來,只是婀娜奉承罷了。 那些人認為吳忠賢終究是太監(jiān),只會巴結(jié)人, 直到這一首詩的出現(xiàn)。 曹太監(jiān)知道,他們都錯了! 吳忠賢的才學和勇氣,比那些只會紙上談兵的讀書人強多了!! “將這四句,以及這首詩,傳到翰林院,朕要讓天下讀書人知道,我大周王朝有吳忠賢這樣一位忠臣!”周仁帝捏緊拳頭,下達了旨意。 如今正值大周國難之際,有吳忠賢這般忠臣出現(xiàn),是多么的幸運。 有這首詩昭告天下,是多么的及時!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聽到這首詩的人,腦海中都浮現(xiàn)出了一個畫面。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夜光杯之中,有人正要暢飲時,馬上琵琶也聲聲響起,仿佛催人出征。 如果醉臥在沙場上,也請你不要笑話,古來出外打仗的能有幾人返回家鄉(xiāng)?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