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老侯爺滿臉愧疚,“各位長輩,說起這件事情呢,雖是我侯府的后宅之事,但卻是真正傷害了侯府的根基,也傷害了咱們時姓家族的利益。” 眾位長老心想,總不能侯爺也這么荒唐,任由兩個兒媳婦胡鬧。 但聽他長嘆一聲,“起兒乃可造之才,且本就是嫡出。他不止是我侯府的孫輩,還是護國公府的外孫。所以本侯也希望各位長輩能體諒體諒,否則……本侯也如軒兒媳婦那話,建安侯府退出時家大族,另起一脈。” 老侯爺能做到這一步,絕不是因為他有多護著孫兒,而是那晚從孫女的布局上,看到了侯府未來的希望。 現在不是他想不想退出時族,而是他不順應大勢,他這個當祖父的,恐怕和那個祖母也差不多的下場。 何必呢?順著不好嗎?家里好容易出幾個有棱有角肯上進的晚輩,侯府能不能風風光光,就要看他們了。 他不能做一個擋道的人。 如此,族長等人猶如被架在火上烘烤。 唐楚君走的時候便撂下話來,說如果同意改族譜,初六那日歡迎幾位族老去侯府喝酒吃席;如果不同意,侯府那日便會當著京城勛貴的面兒,宣布脫離時家大族。 盡管族長仍然覺得修改族譜乃是兒戲,但最終族老們經過商量,還是決定冒天下之大不韙,重新修造族譜,二房嫡長子改時云興為時云起。 不然能怎么辦?誰讓二房那丫頭長了張好嘴?餅畫那么大,萬一烙出來呢? 時家這邊族譜倒是改了,可唐家那邊…… 今日來的是唐楚君的父親護國公唐頌林,以及繼母朱櫻櫻,還有大嫂鄭巧兒。 唐頌林兒女眾多,對唐楚君在侯府的生活不甚在意。 半個多月前,聽聞外孫落水死了,也只派了大兒媳婦來問了問,并沒有親自上府。 說白了,就是覺得侯府破落,在他心里已經沒有重視的必要。 先夫人早逝,他娶繼室多年,也早和先夫人娘家斷了往來。對于先夫人生的這一對兒女,更是不上心。 他之所以今日會親自前來,完全是因為大兒子當了左安撫使,大兒媳婦一再請求他去給唐楚君長個臉面。 大兒媳婦還說,這次唐楚煜能任左安撫使,全是因為外甥女時安夏出的主意。 如此,唐頌林這個當外公的,才勉為其難來了一趟。 來了之后竟發現,京圈兒大半勛貴人家都到了場。不由得心里納悶,侯府的面子什么時候變這么大了? 現在問題來了,時家族譜都進行了修改,那你唐家族譜要不要跟著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