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起案子重拿輕放,最后得利的自然是時安夏。 她白得了兩千兩銀子。 這其中她賣了個人情給趙娘子。 她答應幫趙娘子從溫姨娘手中索要三百兩,找常山伯府索要六百兩,再找楊掌柜家索要一百兩。 也就是說,趙家最終還是只給了一千兩銀子,但得記時安夏這個人情兒。 得知真相的時婉珍差點一口血吐時安夏臉上。 她以為一文錢不花就能把世子爺領出來呢!搞半天,哭也哭了,鬧也鬧了,最后還得出銀子。 早知可以這樣,當初她大可以應承下一千兩銀子,然后挨個找這幾人要,說不定他們伯府還不用給這么多。 時安夏溫溫一笑,“趙娘子說了,大頭她都出了,若是這點小錢你們還不認,那就魚死網破。反正她男人就是賤命一條,無官無爵無所謂。她只能做到這個份上了。” 時婉珍壓抑住憤怒又沮喪的心情,試圖再努力掙扎一下,“夏姐兒,不是小姑母不舍得銀子,是真沒有這么多。你要不信,我可以拿我們常山伯府的賬本給你看。” “那倒不必,”時安夏道,“你要實在湊不出銀子,就拿北郊邊上那個莊子來換。” 時婉珍手上的仨瓜倆棗也不多了,為難地朝時老夫人看去,“母親,您看……” “你別為難祖母,”時安夏搶過話頭,“我們侯府如今也是舉步維艱,祖母是清楚的。再說,親兄弟還要明算賬。你和我母親也就是姑嫂關系。你們坑我母親,這事我都不計較了。若還要啰啰嗦嗦,這案子就別息訴了,該怎么判就怎么判吧。” 話說到這份上,已經沒有轉圜余地。 時老夫人心里正打著小算盤。 六百兩銀子,她不是沒有,也不是不能幫女兒給。但女兒的嫁妝都被不要臉的宋世子給禍禍了,她憑什么還要出六百兩來救他? 看著女兒那不值錢的樣子,她倒是覺得孫女處事公允妥帖。 宋家的錢進了唐氏的口袋,唐氏答應出錢辦族學,這不就相當于錢給了侯府? 既然伯府拿不出錢救人,就拿莊子來抵。這筆賬就該這么算,很合理。 她點頭同意,“不必再說了,就按夏姐兒說的辦。有銀子就拿銀子來,沒銀子就拿地契來。” 時安夏補充,“如果是地契抵銀子,我要補簽一份不許贖回的副約。不然你們伯府三天兩頭找我鬧,我都沒空干別的事。” 其實那莊子可不是一般的莊子。它坐落在雁行山腳下,正好是溫泉出口。 榮光帝繼位后貪圖享樂,發現雁行山有溫泉,就把山下那一大片的莊子全部收歸朝廷,耗費百萬銀兩打造了一個溫華宮。 所以時安夏盯上那片地了,正準備著手用銀子悄悄收購那邊的莊子。 這不就巧了嗎?常山伯府上趕著送莊子來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