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五年后。 廣播電臺食堂。 午餐時間,食堂內人滿為患 。 大家正吃著飯,一個女人走了進來。 她頭發不算太長,剛到肩膀,微微卷曲的弧度,讓整個人透著幾分慵懶感,偏偏她的長相又是偏精致掛的。 女人臉上的妝容很淡,卻恰到好處凸顯出她無可挑剔的五官,這張臉,漂亮到讓人不舍得移開目光,明明整個人都透著松弛,可卻給人一種,哪怕是麻袋套在她身上,也好看的感覺。 或許是因為姜怡身上自然流露出的女人味,她的一顰一笑,讓她身邊的一切,都跟著生動起來。 有人在一旁小聲的和同伴議論道:“好漂亮啊,聽說她是剛從國外回來的兒童心理專家Joey,電臺給她特地開了個專欄,邀請她做主播。” 近幾年兒童心理很受關注,什么多動癥,自閉癥等等的這些問題,常常會影響一整個家庭。 所以廣播電臺專門開設了這樣的一個專欄,是想從專業的角度告訴大家,如何更好的和問題兒童相處。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目的,也是希望,能給某些家庭減輕一些負擔。 “Joey長得好漂亮啊,也不知道有沒有男朋友!” “什么男朋友?我聽說她連孩子都有了!” “這么年輕?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就昨天下班的時候,我看到有一個精英男士,開著一輛奔馳,帶著一個小男孩兒過來接她,那男孩大老遠的,就沖她招手,叫她媽媽,這一家三口顏值高的喲,真是讓人羨慕的很。” “所以Joey年紀輕輕,長得又好看,不僅有一個愛她的老公,就連孩子都有了?我的天,這不是妥妥的人生贏家嗎?” 食堂里面的議論聲此起彼伏,有些當然不可避免的傳入了姜怡的耳中。 對此,她早就已經司空見慣。 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更何況自打她從國外回來以后,廣播電臺的同事將她傳的神乎其神。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她是被電臺的大領導,親自從國外請回來的。 五年的時間,足夠讓人成長。 說來也是巧,當年姜怡原本上了那輛事故的汽車,半路上,姜怡看到了自己的父親姜岱,于是提前下了車。 沒想到竟然陰錯陽差的救了自己一命。 如果當年她在那輛車上,恐怕和多多兩個人早就已經沒了。 在電視里到處播放跨江大橋上發生了嚴重的車禍時,姜怡正和父親姜岱坐在餐廳里吃飯。 看到新聞報道,姜怡的手指冰涼,感到一陣后怕。 差一點點,就差一點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