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青樓女子若是懷胎,老鴇不愿花錢請大夫,而是熬了一鍋打胎藥,強行灌其喝下。 小乞丐命大,母親喝了一大碗湯藥,也沒能落胎。 對于這種情況,青樓會選擇留下孩子,若是生了女孩便養大賣身,若是男孩,便是丟棄的下場。 小乞丐一出生,丟棄野外。并沒有死,而是被野狗養大。 破廟是他的棲身之所,以天為被,地為床,撿爛骨頭、在驅趕欺凌之中漸漸長大到六歲。 他不信天、不信命。如同雜草一樣野蠻生長。 不起眼、即便死了也無人察覺的小乞丐,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貴人,老和尚。 老和尚救人無數,小乞丐是他救過的最后一個人。 “貧僧一生流浪,從未收徒,今日收你為徒,你可有名字?” 小乞丐對此嗤之以鼻,拜師有什么好的,又吃不飽飯,還要受限于他人。 他習慣了獨來獨往,才不愿意跟著這個老禿驢。 他不愿。 老和尚卻只當他答應了,笑著給他取了個法號。 ‘戒無’ 無——相對于‘有’之‘非有’,亦即相對于‘存在’之‘非存在’。 小乞丐聽不懂。 “什么有、非有,有就是有、無就是無。” 老和尚撫須大笑。 小乞丐入佛道資質極為出眾,對佛祖創下的文字梵文一學即會,他乃是千年難遇先天佛骨,生來受盡苦難。 接下來的日子。 老和尚帶小和尚化緣,教他佛法。 小乞丐不愿化緣,這對他而言,還不如偷來得快。 然而。 每當他去了城鎮偷東西回來,老和尚都會獨自前往被偷竊的主人家中,登門道歉,將偷竊之事盡數攬在自己身上。 久而久之,小乞丐每每見他一把年紀還被湊得鼻青臉腫的回來,便不再偷雞摸狗,隨著老和尚去化緣。 老和尚帶一小乞丐,成了溪塘鎮茶館、街巷的談資。 有些無所事事的鎮民造謠,小乞丐是老和尚的兒子。 受到異樣的眼光,以及貶低譏諷的話,小乞丐氣急要與其爭論,被老和尚制止。 老和尚對此并不在意。 第二年。 老和尚生了場大病,小乞丐只身一人去化緣,遭遇舊時欺負自己、城鎮里的惡霸小孩們。 他被踢打、丟石頭,皆一聲不吭。直到那些人咒罵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