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若是所得不多,那也就不必做太早的打算,收來都放在這邊的鋪子里慢慢地賣,權當是徐璈用來哄桑枝夏高興的小把戲,不必在乎虧本折損。 要是量大的話,那可動的念頭就不止于此了。 說起正事兒,徐璈和徐明輝都斂了暗中的針鋒相對,安靜地側耳聽著,聽桑枝夏開口。 桑枝夏沒注意到空氣中涌動的暗流,想了想說:“我大致估過。” “家中現有耕地是二百三十六畝,除去栽高粱和大豆的,其中有一百六十畝的地產約莫在一畝地二百,合下來總數大概是三萬到三萬二之間。” 陳菁安倒茶的動作猛地一頓,錯愕抬頭:“嫂子說的是三萬斤?” “對啊。” 桑枝夏對這個畝產總數并不滿意,微蹙著眉說:“暖棚所出的糧種太少,開荒后大多數耕地用的糧種仍是買來的種子,產能很低。” 畝產二百斤米,這是真的很低很低! 開荒耕種整個過程徐家都是花錢請人來做的,前前后后花出去的工錢多得跟灑水似的,如此低下的畝產量壓根就沒多少賺頭,桑枝夏想想就忍不住嘆氣。 陳菁安想說這已經不少了,誰知桑枝夏接下來說的話,更是直接讓他的下巴砸了地。 “另有三十畝地里種的是培育過的稻種,可估一畝地出糧三百余斤,實際打出來的只會比預估的多,絕不會少。” 陳菁安心頭不受控制地一跳,抿緊了唇說:“嫂子的意思是,三十畝地便可有將近萬斤的產數?” “此言當真?” 桑枝夏不太理解他為何如此驚訝,頓了下說:“當然是真的。” “這個數還是少,一切順利的話,明年這時候一畝地可奔著畝產四百出頭沖一沖。” 一畝地若可產出四百斤純凈米糧,百畝地就是四萬,單是徐家現有的耕地,一年僅稻米產出便可有近十萬之巨…… 陳菁安突然明白了,很久之前徐璈跟自己提起過的話是什么意思。 他用力咽了咽口水,竭力鎮定下來說:“嫂子,據我所知尋常莊戶一年一畝地產出最多不超二百,就是一年可種兩季稻的水暖江南,也不曾有過這么大的量,你確定沒估算錯?” 這么驚人的數目,真的是小小一個洛北村能長得出來的? 陳菁安這話一聽,就知道他的確是私底下查過,算半個懂行的。 桑枝夏搓了搓指腹說:“糧種不同,產能差距很大,這么說能理解?” 陳菁安一本正經地點頭。 “簡單地說,咱家用的糧食種子是自己雜交培育出的,別處都沒有,這是優勢之一;你剛才也說了,江南等地氣候適宜一年可種兩季稻,西北自來苦寒是比不上,可西北之地也有別處有不起的優勢。” “這邊的土好,非常好。” 土地的肥沃程度也是影響糧食產出的重要因素,西北受天氣的多方限制是不假,土質的肥沃卻是很多地方都比不上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