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桑枝夏尷尬一頓,已經續了第二碗的徐明陽咬著面條含糊不清地說:“大嫂吃的少,早就想放碗了?!? “我都聽見了,要不是大哥哄著,剩的還更多呢!大嫂還沒明煦吃的多!” 徐明煦才四歲! 桑枝夏看著大義滅自己的徐明陽一陣頭大。 徐明輝看起來清瘦,實際上胃口不小。 他端起第三碗不緊不慢地拌著碗里的涼面,淡淡地說:“苦夏長久吃不下不是個事兒,大哥理應放在心上?!? 徐璈面沉如水地點頭:“我知道了?!? 桑枝夏:“……” 合著太熱了吃不下還是她的錯? 哪里是她吃得少,分明是徐家祖傳的飯量大好嗎?! 桑枝夏破罐子破摔把吃不下的全給了徐璈,放下碗看到同樣端著一碗食不下咽的老太太,心頭躥起一股說不清的古怪。 老太太最近是真的很奇怪。 不過…… 好像也沒什么人在意? 那就無所謂了。 反正跟她沒關系。 桑枝夏撇撇嘴,找了個陰涼的地方,坐下去借著還未暗下去的天光,研究手邊堆起來的各種記錄。 試驗田是單獨開辟出來的,除了她全程都沒人插手。 移栽來的野稻和買自不同地方的稻種分門別類,第一步的掛穗雜交已經完成。 若是可觀測的實驗設備充足,此時便可檢測出雜交后的稻米品相和稻株的初始抗病性高低,然而時代背景限制,她手頭什么輔助的工具都有不起,唯一用得上的就是一雙眼睛。 要想實驗步驟不出差錯,她只能采用最原始的法子,將每日稻田中微乎其微的變化仔細記載下來,整理后查缺補漏,查取不足設法補全。 做起正事兒桑枝夏的耳邊逐漸聽不到別人在說什么,手中握著的筆在紙面上挪動的速度越來越快。 閑聊的人注意到這邊角落里的安靜,話聲逐漸變弱。 自徐家開始耕種以來,一直不能閑下來的只有桑枝夏。 家中耕地數百畝,稻苗青穗入目無邊,每一處都有桑枝夏的身影。 自打進了徐家大門,桑枝夏一直沒能停下來過。 徐璈收回翻涌的晦澀目光,許文秀悵然嘆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