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種參” 老爺子有些意外桑枝夏突然冒出的想法,頓了頓說:“古籍記各類山參是集了地氣而成的靈物,在長成被挖出之前不可沾染半點人的濁氣,否則必中道而夭,難以長成。” “這東西當真是能種的?” 桑枝夏好笑道:“有什么不能?” “雖說山參不能跟大米似的當飯吃,可說到底不也是從土里長出來的么?” “咱家的地里能長出大米,那就同樣也能長出參。” 區別無非就是在于種的流程不同,所需的時間長短也不同。 桑枝夏大致已經捋清楚了該怎么動手,老爺子聽完也只是笑:“也好。” “既是想到了,那試試也無妨。” 反正什么都是嘗試后才可出的結果,只要不那么看重的得失,享受過程也很重要。 冬雪初融,被浩瀚白雪封印了一個冬日的土地開始裸出黑黃的邊緣,地埂邊不知何時冒出的小草尖芽,也在不經意間露出了一抹小小的新綠。 春日將近。 有了去年的經驗,今年不等春風大起,村里人看到徐家的犁耙開始動了,田間地頭也陸續多出了勞作的人影。 桑枝夏在農場里單獨畫出來的幾個地方轉了一圈,彎腰拈起一點兒松軟的黑泥在手中搓了搓,說:“這邊已經翻出來的地可以撒種了。” 空氣中盡管還帶著未散的寒意,可日頭漸高已有了回暖之勢。 這種時節開始撒種,既不會因為天氣太冷導致出苗過慢的爛種,也不會因為天氣驟升太快而出苗瘦弱。 時間正好。 許童生因為識字辦事有條理,在農場辛苦了大半年,已經成了說得上話的許管事。 他緊跟在桑枝夏身后問:“撒稻種嗎?” “不,這邊種大豆。” 桑枝夏拍去手上的泥說:“稻種還沒到時候,大豆正合時宜。” 見許童生的臉上帶著不解,桑枝夏笑著解釋:“大豆的種子比稻種耐得住寒,稻種還要等些時日。” 許童生默默在心里記下這一點,點頭說:“這邊已經翻出來的地有八十多畝,全都種成大豆?” “八十多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