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僧人回來得很快。 “施主,你們府上一直有供奉銀兩的。”雙手合十對寒嬤嬤道。 “往年一般多少銀兩?” “十兩。”僧人道,這已經不少了,普通人家一年吃用才多少,世家大族能每年送上十兩銀子的供奉,也已經算是不錯了。 一般只在過來禮佛的時候,多供奉一些香火錢。 寒嬤嬤點頭:“有勞師父了,我們府上的意思,十兩太少了,再多供奉十兩,每年以這個數供奉。” “府上是積善之家,自當福運綿長。”僧人揖首行禮。 在原本的基礎上再翻一倍,自然是讓人歡喜的事情。 “以后,這份供奉我們直接送到寺里,也不再托附于他人。”寒嬤嬤繼續道。 “小僧看了,的確是托了旁人送過來的,如今府上自己送也好。”僧人笑道。 “師父,能不能求你一件事情。”說完供奉的事情,寒嬤嬤猶豫了一下,才道。 “施主請說。” 多了一倍的供奉,寺里的僧人也很滿意。 “能不能你們這里寫一個憑證,給我帶回去,府里老夫人現在總管著事務,有些事情不是我一個下人說了算的。”寒嬤嬤道。 這話僧人聽得懂,其實這么做的世家不少,送了供奉到寺里,怕下人陽奉陰違,就特意的讓寺里給一份還單,表示收到了這份銀兩。 唯有那些主子直接給的,才無需一個憑證。 “施主要的是之前的憑證?”僧人是知客僧,平日里沒少和世家打交道,明白了寒嬤嬤話里的意思,問得更詳細一些。 “對,就是上一年的供奉,就寫上一年的供奉是多少,從上年的這個時候算起,以后我們也會從這個月份更改一年的供奉。” 寒嬤嬤要求道。 “行,施主稍待。”僧人應下,轉身離去。 寒嬤嬤拿出準備好的巾帕,仔細的給長明燈又擦了一遍,寺廟里雖然也有專門打掃的僧人,但必竟沒像寒嬤嬤只清理一個長明燈這么仔細。 僧人回來的時候,看到眼前這一幕,越發的認同寒嬤嬤是姜府的下人這一點,取了一張紙出來,上面寫著法華寺上一年收到姜府供奉的十兩銀子,落了時間,從去年的這個時候到今天的這個時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