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難不死,必有后福!老夫人也不必著急,左右不過是多養(yǎng)一段時間,靜王府上什么好的藥沒有,多養(yǎng)一段時間,必然會大好。”
安太夫人很會說話,三兩句又把姜老夫人哄高興了。
“托安太夫人吉言。”
“老夫人,府上大姑娘能救下靜王,又能再次逃過大劫,將來必是大福之人,我聽說她的親姨母還是護國公夫人,這事是真的?”
安太夫人一副才知道這事的樣子。
老夫人沉默了一下,道:“護國公夫人的確是她的親姨母。”
“姜側(cè)妃樣樣都很出彩,就是這……生母……實在是……有些落魄了。”安太夫人巧妙的把話帶到了顧姨娘的身上。
“那是她自找的。”姜老夫人沒好氣的道。
“雖說是自找的,終究也很冤枉,她這么一直在庵堂也不是那么一回事,總是姜側(cè)妃的生母,若有什么不好,第一個連累的必然是姜側(cè)妃。”
安太夫人語重心長地道。
“我能有什么辦法,她現(xiàn)在也算是出家之人,六根清凈,和兒女再無干系。”姜老夫人冷洌地道。
“若是有法子……還是得讓她換個地方才是,庵堂雖則偏了,終究還是會見人,有些事見的人多了,說的人也說多了,好說不好聽。”安太夫人道。
“還有什么地方比庵堂更清冷,更人少的?”姜老夫人心動反問。
“不是說她其實是孫氏女嗎?帶他們孫氏的祠堂去,不就行了?那種地方平時不會有人過去,更不會有外人多議論,時間長了,這事就淡了。”
“再說在庵堂清修,哪有在祠堂清修合適?去了祠堂,這位的身份就正式定下了,與姜側(cè)妃也有好處!姜老夫人,你也別怪我多嘴,我是想和你們府上結(jié)親的,你們好了,我也便好了。”
安太夫人很會說話,這話怎么聽怎么點在老夫人的心上。
“安太夫人,我怎么會怪你,你也是為了我們府上好,幫我出了個主意,主意卻是不錯,可還是……孫氏他們愿意。”
當(dāng)初幾個族老就死不同意,犟著不認(rèn)顧姨娘,現(xiàn)在會認(rèn)嗎?
“老夫人若是相信我,我替老夫人去走一趟……我娘家的一個媳婦正巧是孫氏一族主枝的閨女,是能說得上話的,如果孫氏一族愿意迎回顧姨娘,愿意讓顧姨娘在孫氏一族的祠堂清修,這所有的事情就算是圓滿了,老夫人也不用擔(dān)心側(cè)妃受牽連。”
顧姨娘的認(rèn)親,認(rèn)得可以說是不上不下,唯一認(rèn)下她的只有護國公夫人,但現(xiàn)在護國公夫人又不管她的事情。
至于孫氏一族,到現(xiàn)在顧姨娘都沒有上孫氏一族的族譜,并不算是真正的孫氏女。
“這……能行?”
“我去試一試,說不定就行了!憑著我的這張老臉,說不定孫氏一族也會給我些面子,必竟就是他們的族女,怎么就不認(rèn)呢!”安太夫人樂呵呵的攬了這事。
“多謝安太夫人,我……”這聽起來還真的是可行的,姜老夫人瞇了瞇眼睛謝過。
樓下忽然傳來哄鬧、驚叫的聲音。
衙役們押著安信伯府的人正在出城。
周圍全是看熱鬧的,一路跟著向前,擠的幾乎水泄不通,忽然城里一隊人馬沖過來,人沒到聲音已經(jīng)傳到。
“禁止出城,楚止出城。”
有聽到的愕然回首,看向這隊人馬,人群向兩邊散去,馬飛奔而來。
城門官終于在喧鬧的人聲中,聽到聲音,大聲的讓出城的人停下,安信伯府的一群人正卡在城門處。
一道寒光從人群是飛起,所到之處正是守城門的兩個兵士。
一個兵士當(dāng)胸一劍直接就沒了氣,另一個反應(yīng)快一些,避開刺過來的劍,在地上打了個滾,而后尖叫起來:“救命!”
變故太快,有幾個就近的還沒看清楚怎么回事,血光已經(jīng)飛濺而出。
“有刺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