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果然,快到校門口,就看見葉如茵在那里徘徊著,不時地環顧四周。原來,葉如茵推掉了省城之行,特意留下來陪伴周歸一。 周歸一迎上去,還不曾開口,葉如茵說:“走啊,陪你過節呀?!? 葉如茵也不往城里去,倒是又往鴻雁山去。這是另一條通往山間的小路。 一條小溪緊貼著路徑,水清清澈澈、淺淺顯顯,間或一些枯葉,兜兜轉轉,像時光一樣,慢慢地流淌著。 不遠處的坡地上,有一老一少在翻挖著什么。一間草棚,仿佛已丟棄在山腳多年,屋前編織著竹器的老人,如同是前世的縮影。 葉如茵邊走邊說:“這鴻雁山有三臺八景,分別是觀雁臺、讀書臺、講經臺和歸雁峰、棲雁嶺、飛雁谷、蝴蝶溪、空山洞、白云觀、綠林峽、鴻雁寺。處處是勝跡,個個有傳奇。鴻雁寺更是聲名遠播,香火連綿。你看……鴻雁寺到了?!? 但見半山腰間,箐老山深,危巖嵯峨。 一座圓柱體的山巍峨獨立,四面刀砍斧削,危崖聳峙;四周群峰如屏,山巒萬千。 寺廟坐北朝南,依山就勢,逐級石階相連,自成軸線。廊柱蟠龍,墻壁畫鳳,飛檐凌云,寶頂沖霄。 進得山門,葉如茵一改往日的活潑,神情莊重得很。 葉如茵焚了香燭,插于香爐;拉了周歸一,雙手合十,雙雙跪拜佛前,雙目微瞑,仿佛新婚夫妻跪拜天地、父母。周歸一心生敬畏,卻倍感驚奇。 陽光正透過山門斜照下來,在地面上投下了一方白,略帶著黃味,倆人的身體正好落在光幅里,仿佛身披佛光,與光幅外的物件形成明暗二色的強烈對比。 一小僧輕敲木魚,梵音喃喃。 葉如茵又牽了周歸一的手,直往后殿去。周歸一也不掙脫,直覺一陣溫暖,一股暖流從心頭升騰開來。 一棵高大的柏樹,高過廟宇的屋脊,投下巨大的陰影。生鐵鑄就的香爐,積滿香灰。斜插的香燭,升起裊裊的煙霧,消融在枝葉之間。狹小的天空,退得更為高遠,仿佛這一方凈土,安居在紅塵之外。 葉如茵虔誠地說:“您好,大師!” 那柏樹下的老僧身披袈裟,微微頷首,說:“阿彌佗佛!” 倆人隨了老僧,趨步于側殿。 葉如茵投了功德錢,即在紙上寫了一字:否,遞與老僧。 “可是問姻緣?”老僧問,“或是問前程?” 周歸一偷眼望去,見葉如茵又用筆在紙上寫下了“姻緣”兩個字。 老僧不再言語,單掌側豎,中指幾乎點著鼻翼,凝神靜氣,敲著木魚,曰:佛法無邊,列祖護佑;倉頡老祖,體恤詳周;心有塊壘,尋求坦途…… 頌畢,即將寫有“否”字的紙條對折再對折,置于一小竹筒里,合上蓋子,又敲木魚,曰:“心思稟明,茫然無能;乞望垂憐,指點迷津;誠心乞請,賜予光明?!比缡钦呷? 一會兒,老僧再敲木魚,曰:“聲張即為錯,緘默兼假作;心口非一致,鸞鳳天意合?!? 木魚聲止。 老僧說:“否極泰來,運脫華蓋;心想事成,桃花盛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