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古詩云:勝地風物有幾何?山峻水奇費呤哦。若生蘇杭天意定,歸于楚城后富多。 楚城多山,九嶺十八峰,嶺嶺稱奇,峰峰顯名,名揚天下。 春天,滿山遍野的迎春、連翹、丁香、山桃、凌宵次第開放;夏天,藤本植物宛如綠毯,喬木、灌木青翠欲滴,迎風潑灑濃濃的綠意;秋天,黃櫨霜葉紅勝火,漫山紅遍;冬天,側柏、刺柏傲然長青,臘梅怒放,寒香沁人。喬、灌、草、藤結合,落葉植物和常綠植物搭配,普通樹種與彩葉樹種錯落,四季風景絕勝。 周歸一被楚城農學院畜牧專業錄取,學制三年,成為一名大學生。 楚城歷史悠久,州城古老。 從南到北地勢漸次升高,先是一部分平川,平地連片,屋舍儼然。隨后,便是丘陵地帶,高低不平,連綿起伏;仿佛凝固的海浪,集鎮、樹木、房屋、牛羊……時隱時現,若有若無。 進入楚城城區,地勢陡然高了起來。 街道一縱一橫,仿佛老舊的十字架,將城區劃分得簡簡單單。三兩棟樓房,鶴立雞群一般突兀而起;沿街栽種著落葉梧桐,大多樹皮剝蝕,綠了又黃,黃了又綠;商店的櫥窗里站立著真人大小的衣架、光光溜溜的。 老師們操著夾生不熟的普通話傳道受業解惑、滔滔不絕;有時,那呼呼作響的風卷起滿天的樹葉,像風箏在空中飄飛……州城再向北,溝壑縱橫、山巒疊嶂,直與蜀地相連。 進入九月,楚城便懶散下來,隨意地俯身在秋天的身邊,安安靜靜的。風不緊不慢地吹,分不清風向;陽光也不熱不冷地照耀著,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楚城農學院,坐落在城西北、鴻雁山下。 水泥砌成的花壇里,修剪過的松柏,滿身蒼翠;花圃里的花卉,色彩豐富,黃色、白色、紅色、紫色,不一而足; 一座丑怪的假山立在教學樓前,一眼噴泉活力十足,突突向上噴出銀白色的水柱; 一只高音喇叭盤踞在教學樓頂,仿佛一個大嘴婆娘,時而說著唱著、時而叫著喊著……崔健的《一無所有》、費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鄭緒嵐的《牧羊曲》、張明敏的《外婆的澎湖灣》,還有蘇小明的《軍港之夜》,人人都會哼上幾句、吼上一曲。 如果就說高中如同煉獄,學海無涯,苦不堪言,那么,農學院的日子就是仿佛天堂,書山有路,風物宜人了。 農學院的學生似乎格外活躍,文學、美術、書法、體育、音樂……各種興趣小組、社團,張貼著、散放著啟事、通知、喜報之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