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秦氏的父親是秦府的上門女婿。 姓沈,名長山。 沈長山病重時一直念叨著落葉歸根,三個兒子孝順,在父親死后,沒將他葬入秦家祖墳。 而是依了父親的心愿,將他送回了父親祖籍地,距離京城步行需得三日的芙蓉縣。 卻沒想,棺槨剛出京城沒多久,就出了事。 原本幾個人高馬大的漢子,抬著棺槨走得輕輕松松,可突然棺槨沉重無比。 幾個漢子被壓彎了腰,秦家孝子賢孫和下人們忙上前幫忙,最終棺槨還是重重落了地。 還砸斷了一個抬棺漢子的腿,見了血。 半路棺槨落地又見血,視為不吉。 有人建議請和尚道士瞧瞧,莫不是遇了邪祟。 秦氏的大哥秦思賢,乃是國子監祭酒,并不信此番言論,又找了十幾個身手不弱的鏢師抬棺。 棺槨卻是生了根發了芽,任憑鏢師們如何渾身解數,棺槨紋絲不動。 秦思賢此時再奉信子不語怪力亂神,也不得不跑一趟寺廟。 最后由十八個武僧,一路念著經文將棺槨抬回了芙蓉縣。 可在落葬時,又出了問題。 武僧們抬著棺槨往坑里放時,繩索突然斷裂,棺槨直直豎立在坑里。 這會便是僧人們將超度的經文念了個遍,那棺槨也無法撼動。 秦家人慌了神,只得又請了道士來做法。 依舊無濟于事。 眼見著天黑了,連日奔波,大家總不能都耗在山里過夜。 秦思賢便讓其余人都先下山休息,他帶著幾個仆從在山里守夜,第二日再想辦法。 秦家三爺心疼大哥操勞,推著秦思賢下山,自己留下守夜。 卻在半夜解手時,摔了一跤,一個尖石刺入太陽穴,當場斃命。 消息傳回京城,秦老夫人當即暈了過去。 丈夫剛去世,小兒子又出事,打擊太大,秦老夫人高燒不退,兩日不曾醒來。 秦氏孕初期,經歷喪父,傷心之下胎象有些不穩。 送沈長山回芙蓉縣時,秦家三兄弟心疼秦氏,便讓龔明樓留下照顧她,沒讓他這個女婿跟著一起扶靈回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