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杜學義厲聲打斷了謝慎的話,事關護國軍的兄弟們,他做不到隱忍。 他撩袍跪下,“陛下,徐大人乃太子身邊的少詹事,此信又是從廢后遺物中找出,與劉荷先前指認吻合。 廢后從太子處得知衛將軍行蹤,故而在他被困黃沙嶺時,廢后才能及時給吳玉初去信,阻止燕青調兵。 身為一國儲君,謀害忠良,欺壓百姓,搶奪叔父親事,詛咒叔父病故,實在令人心寒,臣懇請陛下嚴懲太子,以安兩萬將士英魂。” “杜學義,你好大的膽子。”太子暴怒,“本宮說此信不是本宮寫的,就不是本宮寫的,你休得冤枉本宮。” “舉頭三尺有神明,有些事不是太子想否認,就能否認得了的。”杜學義梗著脖子看向他,“凡事做了,就無法完全抹除痕跡。” 謝慎開口幫腔,“安遠侯,凡事要講個證據,徐大人說這信是從廢后遺物中找出,本就是有疑點。 若真是太子所寫,如此大事,廢后為何看完不毀了此信?任由此信落入旁人手中。 其次,安遠侯認定此信是太子所書,可你也不能否認,有人能模仿太子的筆跡。” “謝尚書這般會分析,看來不是無能之人,那為何為安遠侯府的刺客一案,久久給不出答復?” 杜學義氣哼,“既然謝大人做了分析,本侯也給謝大人分析一二。 那晚刺客的目標是藍前輩,也就是當年東宮的淑側妃,藍前輩來京時日不長,并未與人生怨。 會有誰想要她的命?她的出現又妨礙了誰? 其次,在這京城,又是誰能隨便派出二十幾個身手不凡的死士,入我侯府刺殺? 最大的嫌疑人便是太子,謝大人不會想不到這點,不過是想包庇太子而已。 這般斷案不公,謝大人坐在刑部尚書這個位置上,就不覺得心虛么? 大魏官員若都如你這般,陛下怎可能不辛苦。” “安遠侯,斷案不是憑空猜測。”謝慎氣極。 “陛下,謝尚書所言甚是。”王剛正突然朗聲說道,“臣對書法方面頗有些研究,是不是模仿,或許能看出一二。 另外,余良志余老大人在這方面造詣高深,臣懇請陛下允余老大人來辨認一二。” “臣附議。”杜學義忙道。 隨后又有一些官員附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