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東砬子山離大柳村不遠,是個不大的村落。 因整個村都坐落在山坡上,才得了這個諢名。 前些年,東砬子山的村民糟蹋了個姑娘,正巧是大柳村的。 為此,兩個村曾經大打出手,村長為了給鄉親們求個公道,不僅去衙門擊鼓,還下了死令,兩村從此老死不相往來。 不許通婚。 也不許有錢糧交易。 姜老太太雖知此事,但照樣常往東砬子山去,不為別的,就因為她其中一個侄子,搬去了東砬子山住。 說起娘家侄子,姜老太太那叫一個疼。 甚至當初姜家分家時,姜老太太寧肯讓三房凈身出戶,但也要留一半銀子,分給了自己的兩個親侄子。 照姜老太太的話說,侄兒就是她的底氣,她到哪兒也不能忘了獨苗哥哥的兩個兒子。 這不,用著姜家的銀子,姜老太的大侄子劉槐,很快收買人心,當上了東砬子山的村長。 等到姜大河過去后,一把此事說給表哥,那劉槐眼珠子一亮。 “還有這好事兒,收個富戶的祖墳,一戶能得三兩,還有糧稅可減!”劉槐心里癢癢,巴不得現在就把錢拿上。 姜大河趕緊道:“是啊表哥,這事兒可不能耽擱,一旦被其他村子搶了先,那這錢你可就花不上了。” 劉槐一聽,拔腿就要往城里去。 那馬家富戶在城中出名,他這就要過去游說一番。 臨走前,姜大河巴巴求道:“表哥啊,這事一旦要是成了,你可別忘了我和我娘啊,咋說也得分點銀子給我們。” 劉槐敷衍地點點頭。 “快回吧你,等事成了我就去告訴你!” 聽了這話,姜大河忍不住滿臉堆笑,這才滿意地回了大柳村。 很快,這兩天,村子里就多了風言風語。 有的鄉親聽說,那馬姓富戶,已經把祖墳遷到東砬子山。 不僅付了錢糧給劉槐。 而且遷墳遷得很著急,當天一大清早,甚至還請了幾個術士一同前往,在東砬子山施了好一陣法呢。 聽見大哥和娘說起此事,小糯寶不由皺起眉毛,長長嘆了口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