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那婦人摟著懷中女娃,像是被說得怯了,神情變得失落,正要往后退去。 小糯寶捕捉到她們母女的難過,心頭被刺痛一下,小圓臉立馬跟著板起。 “誰說女子不可識字!” 小糯寶抱住白藕似的手臂,聲音清脆無比,“黃泉路上無老少,求醫問藥無男女,女子也要吃飯求生存,憑什么生來就要做睜眼瞎吶?” 在場的男子一愣,卻說不出辯駁的話兒了。 那婦人一聽,頓住腳步,帶著希冀看向小糯寶。 “學堂男女皆可進,若有膽敢阻攔家中女兒讀書者,一律驅逐出萊城!” “以后有了條件,本神女還要專辦個女子學堂,無論小丫頭還是婦人,都可進來識字。” “只要有心學,何時都不晚,睜眼瞎能少一個是一個!”小糯寶想要盡可能地“掃盲”。 這話一出,人群中傳來一片女子們的歡呼。 那婦人更是感激涕零,手腳都有些無措了,“多、多謝神女,我家女娃聰明,困于女子之身沒法科考做官,但能識識字,我這當娘的,也算不那么虧欠她了。” 男人們耷拉著腦瓜子,雖覺不得勁,但都尊重神女,不敢違抗此令。 不出一日的工夫,簡易的學堂、廚堂,還有操練場便已搭建好了。 城中原本破敗無主的商鋪,有的也被暫時用上,立上灶臺,給廚娘預備役們練手用。 在小糯寶的帶動下,晨起時百姓們齊齊下地,拼命勞作。 過了午后,便一一前去學技藝,日子忙得腳打后腦勺,卻是滿心滿眼的喜悅。 為了激勵眾人,小糯寶還會時不時,從供品中拿出兩只大公雞、或是一筐雞蛋,用作獎賞學技出色者。 僅僅幾日之間,此地便完全大改面貌,充滿了蓬勃生機。 傍晚時分,久違的陣陣炊煙,在萊城上方騰空而起。 春風夾雜著煙火氣,調皮地掠過街巷,捕捉過男女老少們的笑顏后,又歡喜地散向四方。 小糯寶坐在石板路上,倒著小布鞋里的石子兒,等四哥和五哥在學堂散課。 不多時,待豐苗終于敲響銅鑼后,男孩女孩們有的喜悅、有的啼哭,像群出籠的鴨子涌入街上。 “太好啦,娘,今天我都會背敕勒歌啦!” “嗚嗚,爹,寫字太難了,豐景夫子說我寫的字像雞爪撓,還說我要再不好好學,就要把我的手拿給他二嫂,做鹵雞爪吃算了。” 小糯寶聽得噗嗤一聲,笑出一口潔白的小米牙。 哈哈,果然人的悲喜并不相同。 同樣是從學堂出來的,有的孩子是在上課,有的就是在上刑啊! 不過這倒讓小家伙找到平衡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