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放好后,馮氏看著正在屋里亂竄的豐苗,不忘敲打:“皮猴,你可仔細(xì)些,要是撞著妹妹的琉璃宮燈,小心她找你哭鼻子。” 回到仙泉居,蕭老太太似是想到什么。 她打開了隨身衣箱,在里面翻找一番,拿出一塊漳緞料子出來。 蕭夫人從床榻上起身,疑惑道:“娘,這漳緞不是咱在路上買的,二十兩銀子一尺的那塊嗎,您還說最喜歡這顏色,回府后要讓繡娘制成比甲,留著年節(jié)時(shí)穿來著,怎么現(xiàn)在給翻出來了。” 蕭老太太摸摸料子,愛不釋手道:“這可是塊好東西,不過娘不留了,給糯寶買的馬車還沒做軟墊子,這料子拿去做了,再合適不過。” 寬敞的車廂內(nèi),若是鋪上昂貴料子,那別提有多富貴。 蕭夫人笑著感慨:“這可是娘您最喜歡的料子了,也能舍得給出去,看來您是真喜歡糯寶。” 這話說到了老太太心坎里,蕭老太彎起眼睛的同時(shí),也不忘夸夸馮氏。 “糯寶那孩子招人稀罕,她娘也是個(gè)有德行的,若是換做普通農(nóng)婦,見我送去那么多首飾玩意兒,早就樂得直往屋里拿了,她卻是不貪,還非要還我,讓我好不容易才給摁下了。” 回想起入住仙泉居這幾日,一切打理都那么得宜,蕭夫人也不由贊嘆點(diǎn)頭。 “是啊,姜家兒子和兒媳們,也是熱心勤快的,還不多事,若不是家風(fēng)極好,出不來這樣一家子人。” 蕭老太太舒坦道:“嗯,一家都明事理,懂分寸,這種人家值得咱好好處,以后就算咱回京了,也絕不能斷了來往。” 蕭家的仆從辦事麻利。 不出三日,馬車車廂所需之物,便都為姜家給置辦好了。 寬大的榆木車廂,能容得下三人并排而坐。 上乘的馬車,內(nèi)里除了載人,還要配備上可以置物、飲食、取暖等空間,以備長(zhǎng)途而用。 于是車廂內(nèi)的椅座,在打造時(shí)便定成空心的,只要翻開坐墊和上板,里面便可做衣箱來用。 車廂上面,又打了一排書柜,放些零碎物件、首飾茶具的常取之物,甚是方便。 而漳緞制的軟墊,里面塞滿了絨絮,鋪在椅座和靠背上,更是讓整個(gè)車廂,精致得令人移不開眼。 除此之外,還有鹿皮制的地毯、雙層提花綢做的門帳、金絲楠木做的食桌、銅制獅形香爐、以及桌下的一個(gè)火爐,簡(jiǎn)直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馮氏抱著小糯寶,帶著全家,掀開馬車的門帳時(shí)。 眾人都頓時(shí)睜大了眼! “好家伙,這哪里是什么馬車,看這富麗堂皇的,里頭啥都有,說是富貴人家的屋子,我看還差不多啊!”姜豐虎大聲感嘆。 小糯寶已經(jīng)喜得小臉紅撲撲,掙出娘的懷抱,小手抓著馬車車板,就要往上面爬。 馮氏手臂一抬,給她托舉上去,小糯寶這便晃著雙腿,鉆進(jìn)車廂里,笑得一口白牙都在太陽下發(fā)光。 “看給你美的,這下好了,以后不用再嫌那驢車硌屁股了。”馮氏打趣了閨女一句,眼底的笑意也掩不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