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一九章 難以改進的工序-《詭三國斐潛》


    第(2/3)頁

    是誰特喵的說漢代就沒有高爐煉鋼啊?

    先說流水線,什么叫流水線?排個隊就叫流水線了?

    看看黃家工匠的安排,都不用斐潛多說什么,搬運、粗工等是學徒來做,一個工序多少人都安排好了,細活是工匠來做,還有大匠在管控質量,這已經是流水線的雛形了……

    斐潛轉了幾圈下來,愣是沒發現在那個流程上有堆積材料,基本上都是隨到隨用,都不用斐潛做什么人數啊材料啊的規定,黃家工匠憑借經驗就已經是做得妥妥的了……

    再說箭頭所用的鐵料,這玩意雖說是伊籍那邊拿來的,但是要經過黃家工房的重新融化注模,再變一個個小塊的箭頭,襄陽又或是其他什么地方斐潛沒有見過不清楚,但是黃家工匠這里居然用的是“炒鋼法”!

    “炒鋼法”簡單來說就是將生鐵水直接加熱到一個非常高的溫度,然后在高爐上方投入礦料,迅速攪拌均勻,即可得到接近鋼的一種好料子。

    如果再將這種料在進行各種鍛打和回爐,就可以得到更高品質的鋼鐵,但是這樣消耗的人力就多了……

    再看看這個黃家的高爐和旁邊利用水力進行鼓風的風機,還有那些忙而不亂來來去去的學徒和工匠,漢代煉鐵的高端技術一覽無遺……

    其實斐潛不是很清楚,畢竟他在后世也沒有多少了解過漢代的歷史。漢代自從漢文帝那時候開始,煉鐵工藝就開始突飛猛進,全面碾壓匈奴,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漢文帝下了一道詔令“縱民治鐵”,也就是煉鐵這個事情官方全面放開,老百姓有能力造鐵,就去造!

    導致到了東漢時期,就出現了像黃家高爐這樣高達四五米的煉鐵高爐,并且據黃家工匠講,這個還是算小的,還有更大的……

    漢代煉鋼技術的成熟,導致后世根本沒有什么煉鋼煉鐵經驗的他基本上就只是做了一個看客,只是憑借后世的布置會場的經驗,將幾個略微有些沖突的工序在工場內的所處的位置稍微調整了一下,讓整個忙碌的流程更順暢了一些而已,就一時之間也提不出什么改進的方案出來……

    但是在制作箭桿的木工工場內,斐潛就發現似乎有一個地方是可以改進一些的——

    就是鋸木環節。

    原本鋸木是將整料按照放到在地面木紋走向鋸成一段一段的再進行加工,這么做的原因是整料太重,搬抬太過費勁,直接在地面進行分解處理相比較而言是比較容易的。

    但是斐潛考慮到,之前有給黃家的那個黃斗工匠弄出來個滑輪組了啊,所以現在將整料舉起懸空操作就不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況且這樣一來,就可以加入簡易的車床——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沧州市| 南投市| 当涂县| 金门县| 屏东县| 方正县| 佛坪县| 海林市| 竹溪县| 绥江县| 临漳县| 泰顺县| 宜宾市| 扶绥县| 凭祥市| 神农架林区| 刚察县| 桑日县| 咸宁市| 舟曲县| 弋阳县| 松原市| 永登县| 饶河县| 汝南县| 赞皇县| 舞钢市| 曲麻莱县| 托里县| 景东| 永安市| 雅安市| 昌都县| 平度市| 百色市| 蒙城县| 行唐县| 无棣县| 鄂伦春自治旗| 托里县| 邓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