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豆腐坊建成-《我在古代辦婦聯》
第(1/3)頁
人多力量大,沁水村的豆腐坊用了一個多月便建成了。
做豆腐的婦女們也終于可以從日漸逼仄的竹家小院里搬出來工作。
沁水豆腐坊分為前、中、后三個大院。
前院是個巨大的門面,分為不同功能。
中間最大的屋子自然是賣豆腐專用的,便于商人百姓來買貨取貨。
左邊一排房子是沁水飯莊,旅客、商人可以在這里吃到最正宗的豆腐宴和農家飯。
右邊一排房子開了雜貨鋪,山貨鋪,小吃鋪,蔬菜水果鋪……
這些小鋪子有的是新開的,有的是原本的鋪子搬過來的,全都由各個村民獨立承包。
因著每天都有越來越多的百姓或商人來買豆腐,開在這里的店鋪倒是不愁客源。
從遠處看,前院儼然已經是一條繁華的商業街。
至于中院,自然是做豆腐的地方,因為是全村的事業,現在所有工作都已經重新分配,磨豆漿、擠豆漿這種重體力活,已經完全交給了力氣更大的男人來干。
挑豆子、煮豆漿這種輕松活才歸屬于女人。
點豆腐更是慎重,只有手最穩、成功率最高的婦女才被允許去點那巨大鐵鍋里的豆漿。
這可不是小事,但凡出錯了,毀的可不是她們練習時的那一小鍋,而是好幾十斤。
那是豆漿嗎?那是錢啊!
人多了,有些好處就顯現了出來。
男人們已經找到了更快更輕松磨豆子的方法,幾個小伙子改良了磨子,在上面加了一個轉軸,一個人就能操作,再也不用圍著磨子轉圈了。
你問為什么非要人工拉磨?沒辦法,驢子太貴了,以沁水村現在的經濟實力,還買不起那么多驢子。
在驢子面前,顯然人工更便宜。
女人們也研究出了帶格子的豆腐木板槽,這樣切豆腐時按照線切就好了,一塊正好一斤,不用再去估算重量。
竹凌從她們旁邊路過,驚訝于她們成長的迅速,也稱贊了幾句,然后又出了個好主意:“把木板槽底部刻上字,例如‘福祿壽財’,肯定有人喜歡。”
楚大娘一拍大腿:“看這讀書人的腦子就是不一樣,我們咋就沒想到呢?”
幾人連忙又去找了木工做新款。
至于后院,自然是客房和宿舍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海市|
乐业县|
闸北区|
永胜县|
兴和县|
顺平县|
道真|
榆中县|
林周县|
盐亭县|
定陶县|
呼伦贝尔市|
黔江区|
龙山县|
高阳县|
云霄县|
延庆县|
榆树市|
灵武市|
田阳县|
杭锦后旗|
宜兰市|
渝北区|
察哈|
三门县|
凤冈县|
调兵山市|
晋宁县|
亳州市|
中卫市|
新沂市|
繁昌县|
临澧县|
托克逊县|
贵港市|
尉犁县|
白山市|
扬州市|
长岛县|
文山县|
曲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