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云,常山真定人。 七歲以前,他是田間頑童,只知陂塘摸魚、爬樹折柳。 七歲以后,他與師父相遇,見山、見水、見識眾生。 八歲,踏上修行路。槍術、武道,一日千里。 只半年光景,他便躋身[黃品]。[槍系掌握],至[貫通]境,幾近[小成]。 進步之速,師父都贊嘆不已。說天下使槍矛者眾,若論天賦,他在前三之列。 趙云雖天性持重,但畢竟年幼,自有一分得意在心頭。 這份得意,在幾日前有數人選他作[武力60瓶頸考]考官、而被他橫掃出局后,更盛一分。 但卻在今日,被一個異人,打得七零八落,再也得不起來。 “進要銳,”異人一矛擊中趙云長槍槍刃,使其無功而退,接著矛身一旋遮其后路,“退要速。” 趙云勉強抵擋,最后借一棵老樹作屏障,才退開身去。 他靠在老樹上呼哧哧喘著粗氣,猶有些不可思議。 兩人斗了十幾合,皆以他脫逃為結局。 明明他才是[黃品],明明他才是[考官]。 明明那異人力不算重、速不甚疾,更不以年長體強欺他,卻依舊將他壓制到“進不得、退不走”的兩難境地。 不行,再來! 趙云回復些體力,執槍再上。 奈何,一陣兵戈交鳴后,趙云再次敗退。 “你的槍術可已至[貫通]境界?”異人忽然問道。 趙云拄槍而立,本不想回答。卻又待氣息勻實些,老老實實道:“已至。” “何為‘貫通’?”異人問。 趙云答:“槍術變化盡都通曉掌握,即為貫通。” 異人點點頭,又道:“昔有郢人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為[貫通]。有庖丁解牲,目無全牛,一柄牛刀曲盡其妙,亦為[貫通]。[貫通]之妙在于熟之而已,熟則心能忘手,手能忘槍;圓精用不滯,又莫貴于靜也,靜而心不妄動,而處之裕如,變幻莫測,神化無窮。” 趙云躬身道:“謹受教。” 異人銅矛一擺:“來,再比過。” 趙云揉身而上。 “要有虛實,有奇正,重來…” “這一槍起勢太平,重來…” “不動宜如山,重來……” … “[系統]:恭喜你[槍系掌握]提升至[小成]之境。” 聽到提示音,趙云面色一喜,收槍退開。 他朝前深深一躬:“多謝長者教誨。云已至[小成]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