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賣字鬻畫為生,聽著不失文雅,實則窘澀難言。 盧英書法學自“褚體”,只是資質平平,又學不得法,褚遂良的力、美、骨、韻,他是一樣沒學會。 至于繪畫,就如后世的王冕一樣,盧英是自學成才。當然了,也似書法,囿于資質、成就不高。 既是成就不高,又名聲不顯,這賣字畫的行情不言而喻。 倆人于市坊一角枯坐半天,只賣出去一卷手抄的《孝經》。 幾十個銅板,勉強夠兩匹馬來回的草料。 盧英心情低落,都沒了座談的興致,收拾東西要出城回家。 李漁趕忙攔住。 可不興出城啊,您這一走,劇情可就不走了。 李漁勸道:“兄長再等等,總有識貨之人。”盧英卻說,再遲些,指不定就誤了行程。要走夜路,怕不安生。 李漁說,若如此就在這城中尋一間旅舍住下。 盧英苦笑:“阮囊羞澀,行止兩難。這旅舍,咱們可住不起。” 李漁啞然。 三天時限,所剩無幾。李漁眼下獲得的,只是與盧英談天論地而增加的[智力]經驗。 他入[盧生],所求的可不是這點經驗。 《枕中記》有兩個主人公,盧生、道士呂翁。 盧生沒什么好說的,這呂翁十有八九是八仙之一的呂洞賓。 但凡李漁能從他身上薅到一絲好處,那就不虛此行。 修仙悟道的真訣最好,鍛體煉氣的法門亦可。最不濟,也得弄個類似“復者秘錄”的玄異法術。 呂翁是個寶山,李漁自信絕對不會“入寶山而空回”。 畢竟他的“人物面板”上可是有“仙緣+10”的附加狀態。 仙人不都喜歡講究個緣法嘛,總不好叫他空手而歸吧? 只是,李漁算盤打得啪啪響,卻沒預料到眼前的處境—— 沒錢! 住不了店! 遇不上呂翁! 難道他第一次的“月光之旅”,就夭折在這阿堵物上? 咋辦! 李漁左思右想著應對之策,盧英收拾布囊他都沒去幫忙。 視線在盧英書法作品上來回打轉,李漁琢磨,怎么才能賣出去這些東西。 嗯,平頭百姓看不懂,商賈富戶看不上,文人雅士連看都不看…… 看看看…… 李漁忽然靈光一閃,大聲對盧英道:“筆來!” 盧英一愣,看向李漁:“賢弟?” 李漁也不解釋,笑著道:“兄長且予我紙筆。” 盧英不再問,點頭應下,重新將布囊打開,取出文房四寶遞過來。 李漁鋪開宣紙,蘸墨掭筆,做足架勢。在盧英怪異的目光中,龍飛鳳舞地寫下“勤能補拙”四個大字。 李漁動靜頗大,舉止又顯得浮夸,登時就引得三個路人的注意。待他寫完,三個路人中,有兩個搖頭嗤笑著走開,另一個卻歇了腳。 “賢弟,你……你這……”盧英皺眉看著那字,欲言又止。 賢弟胸有丘壑、才學甚佳,只這字…… 竟一塌糊涂! 執筆、運腕、用筆、使墨,錯誤不堪;結構、章法、氣韻,更沒眼看。 盧英甚至覺得,村里的學童來了,落上幾筆,都比這強。 但是,就是如此“一塌糊涂”的字,那歇腳的過路人見了,竟連聲說好! 甚至從懷里摸出十幾個[開元通寶]將字買下。 盧英目瞪口呆。 再然后,李漁又寫了幾幅,也都被人買了去。 盧英甚是不解,便又去看李漁的字。 長短、粗細、濃淡…… 還是一塌糊涂! 有些字,說是頑童亂涂都不為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