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五章 背影-《斐潛小說》
第(1/3)頁
漢代,郎官這個群體是最多的,其實這個郎字,在漢代也通用于“廊”,也就是其實這個郎官就是“廊官”。
漢代不想秦朝那么的短暫,所以不管是長安還是洛陽,都是修建了不少的宮殿,尤其是洛陽城,整個城池最大的建筑群落就是南北兩宮了,還有一些提供給太后所居住的宮殿,簡直就是一個大的宮殿之城,而在宮殿之中相互連接的就是各種走廊。
而郎官,最早就是指站在這些宮殿走廊之中,守衛宮廷的官員。
但是隨著時間的演變,郎官的等級和職責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如比較靠近皇帝左右,必要時需要回答皇帝的各種問題的顧問官,稱之為議郎。
而在尚書臺進行各項文書的傳遞,整理,編纂,下發等等事務的,就稱之為尚書郎。
高級官員下屬,多擔任一些副手職責的,就稱中郎。
比中郎次一級的,就成為侍郎,比侍郎再低一等的,就是郎中。
而什么正式的實職都沒有的才被稱為郎官。
以上所有的“郎”,都是歸屬于九卿之一的光祿勛進行管理,但是在實際當中,并不是光祿勛一個人就能管理到那么多的郎官的,所以一般情況下都是光祿勛的下屬官,對于自己下轄的郎官進行管理。
蔡邕擔任的左中郎將就是屬于光祿勛的下屬官。左中郎將的左署和五官中郎將、右中郎將的五官署、右署合并稱之為三署,原本主要負責的是整個皇宮的衛士的調派安排,但是實際上從漢武帝時期開始,三署就已經慢慢的邊緣化,從武職變成了文職。
因為宮廷的衛士從一開始的郎官逐漸變成了虎賁、羽林來進行守衛,原本是立于廊下的郎官就不再考慮武力,變成了郡國舉孝廉最常見的安排官職的地方,也成為了士族登上政治舞臺的第一個臺階。
如今斐潛就踏上了這樣的一個臺階。
果然在李儒的安排之下,蔡邕也就是走了一個形式,印綬什么的就到了斐潛的手中。原本是還需要皇帝見一面,至少讓皇帝知道有了這么一個人,但是如今整個朝政都在董卓控制之下,開不開朝會都要聽董卓的,皇帝想要見什么人都還是要經過董卓同意的,因此董卓隨手一揮,便免去了見面的流程。
見面是免了,但是形式上還是要做一個樣子的。所以斐潛在小黃門的帶領下,遠遠的對著皇帝居住的宮殿行了大禮,表示自己對于皇室的尊敬和效忠,便算是完成了整個形式,然后也是在小黃門的示意下,便要離去了……
××××××××××××
劉協蹲著,雙手扒著憑欄,看著宮殿之外。
雖然他是大漢帝國的皇帝,卻連居住的宮殿都沒有辦法邁出去半步。自從上次太廟之后,或許是遷都在即,不容許在出現什么岔子,對于劉協的看管越發的嚴密起來,甚至都不允許劉協在沒有董卓的允許下私自出行又或是接見大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光山县|
万荣县|
上饶县|
兰考县|
黑山县|
汽车|
宁远县|
吉林市|
团风县|
无极县|
四会市|
丰原市|
嘉定区|
米易县|
买车|
博客|
论坛|
吉林市|
平定县|
泗阳县|
甘洛县|
资阳市|
高要市|
明溪县|
大余县|
浦江县|
苍南县|
牡丹江市|
丰顺县|
广德县|
日喀则市|
韩城市|
湘阴县|
桐庐县|
吐鲁番市|
锡林郭勒盟|
上虞市|
姚安县|
樟树市|
福鼎市|
新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