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無可奈何花落去-《斐潛小說》
第(1/3)頁
斐潛還待再勸勸蔡邕,卻被蔡邕所制止。
蔡邕說道:“汝未受漢粟,吾卻享漢祿。為人臣,忠君事,無需再勸。”——蔡邕的意思說是斐潛沒有拿過國家俸祿,而自己卻拿著國家的錢糧,所以作為臣子必須要忠于君主……
的確,作為漢代預備役郎官是沒有什么俸祿的,斐潛因為一直以來都沒有被授予實職,所以至今沒有領過什么俸祿。
蔡邕菜老頭子的思想很樸實,拿人錢財為人銷災,既然是國家大員,拿了漢朝的俸祿,就不能只考慮自己的安危,該擔當的時候就需要擔當起來,否則就違背了一直以來的內心所遵循的信念。
蔡邕未必不知道留下來有風險,只是有些事情必須做,否則就算是一時留得性命卻是一生內心的不安,就像他方才所舉的蘇武和李陵的例子一樣。
同樣是漢武帝時期的侍中,蘇武堅持自己的信念,而李陵卻在困難的局面下放棄了,不能說這兩個人誰一定對一定錯,只不過從最后李陵的詩歌所表達出來的意思來看,其實李陵投降之后雖然是活下來了,但也很痛苦。
蔡邕不愿意委屈自己的心,哪怕是因此承受風險。
斐潛幾次想張口,卻不知道要從何說起,讓一個如此正直的老人,去違背他追尋了一生的信念?
蔡邕看著斐潛,和藹的笑笑,從書桌上拿起兩封書信,遞給了斐潛。
“此是?”斐潛有些疑惑,為什么給我這兩封書信?
“汝尚有大好年華,無需陪吾在此枯守。吾早年與龐尚長、劉景升有舊,汝若至荊襄,可將此書信呈上。”蔡邕就像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輕描淡寫的說道,“北洛陽太學,南荊襄鹿門,此去不妨至鹿門與有德長者多多請教,與同齡俊才相互促進。汝需知學問之道,不進則退,雖說為師無法時時督促,但也不可懈怠,知否?”
斐潛離席而拜,鄭重承諾。
這不僅僅是簡單的一兩封書信,更是護身符,只要是拿出來,就連荊州大佬劉表劉景升多少都會看在蔡邕顏面上給予一些關照,蔡邕蔡老頭子是用自己的名聲為斐潛鋪路啊!
沒想到蔡邕不僅考慮斐潛的安危,就連離開洛陽后如何在學問上繼續前進這一點都考慮到了,作為老師做到如此的地步,讓斐潛真是頗為感動。
在后世別說沒有血緣關系的老師了,有時候連有血緣關系的親戚有了事情都不一定會幫忙……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彩票|
盐源县|
合江县|
凭祥市|
广州市|
噶尔县|
日喀则市|
宁阳县|
四会市|
临武县|
高州市|
铁岭市|
湾仔区|
桃园县|
夏邑县|
淄博市|
平潭县|
西充县|
五华县|
新巴尔虎左旗|
冕宁县|
合肥市|
孟村|
邵阳市|
澄江县|
麦盖提县|
大洼县|
鄂伦春自治旗|
西林县|
溆浦县|
察哈|
道真|
临沂市|
津市市|
孟村|
安多县|
宜昌市|
北辰区|
宁都县|
定州市|
开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