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廢帝意味著董卓正式站上了所謂清流的對立面。 和執政黨這一幫子清流不同的是,在野黨的清流眾可以毫無顧忌的隨意抨擊,反正自己也沒有官位可以失去,多噴一些人還說不定更吸引人注意,有利于等這幫執政黨倒臺了自己好上位。 所以當王家、袁家這一幫執政黨士族清流們忙著朝賀新帝,分配蛋糕的時候,這些在野的清流們基本上不約而同的開始大噴特噴,更有人公然跑到南宮門前哭拜廢帝,淚如雨下悲天慘地,但就是乖乖的待在距離宮門三百步的安全距離上,絕對不會上前一步的…… 斐潛在去李儒府上的時候就看見這樣的情形,也不知道該對這些人表示敬佩呢,還是該表示悲哀…… 從蔡邕家出來,斐潛就覺得還是要去一趟李儒那里。畢竟能拜在蔡邕名下,和李儒最先的那個關鍵的物品脫不開關系,所以說現在正式成為了蔡邕的弟子,總不能說媳婦娶進門,媒人就丟過墻吧,于情于理都應該感謝一下。 還有一點就是,斐潛記得蔡邕之死是因為哭董卓所以被王允殺了。之所以會哭董卓是因為蔡邕受到了董卓的重用和大力提拔,在董卓死后,蔡邕他的確有很大可能性會因為儒家的知恩圖報而做出這種危險但又符合他性格的舉動。 但是現在看來,蔡邕還是當他的侍中,沒升也沒降,董卓好像忘了這個人一般,上一次董卓大宴群臣,蔡邕也好像沒去,董卓也沒有怪罪…… 斐潛在猜測,是不是因為李儒的關系。因為李儒推薦了他來蔡邕這里,蔡邕收了自己做弟子,雖然在蔡邕這一方面看來是為了完成對故人的承諾,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蔡邕與李儒原本素不相識,能按照李儒的意思來辦理,完成了李儒的心愿,是不是多少也有一點人情在內? 所以對于蔡邕,李儒選擇性的無視了,這或許也算是一種下意識的保護,來償還蔡邕的人情? 畢竟現在董卓軍團,除了董卓之外就是李儒說話最管用了。 斐潛到了李儒府上,遞上名刺求見。 像斐潛這樣臨時來的,見不見要看主人家心情。如果名刺拿進去了一會,然后門房出來說主人不在,也不要認為是當著面來忽悠,翻臉發怒,畢竟這個是符合漢代禮儀的,如果主人不方便立時見,就會約個時間,當然如果愿意見面,那么就會根據雙方的地位,來決定是親自迎接還是派某個對等的人來迎接。 不一會兒,斐潛看到門房跟在一個管家模樣的人身后一起出來了,便知道多半有戲,果然,李儒愿意見斐潛,讓管家出來迎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