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旁支與主家-《斐潛小說》
第(2/3)頁
待聽到斐潛有意離開河洛,南下荊襄游學的借口之后,斐敏微微拂須,仿佛陷入了回憶,“汝父,子昀也是極好學問,博聞強識,當年游學齊地,也是一段佳話……賢侄有汝父遺風,欲精進學問,子昀若是有靈,定也感到欣慰,不過……”
斐敏話頭一轉,“不過汝若是游學,那么子昀所留共計百余卷藏書要如何處置?這一路山高水遠,況且現在世道不平,若是不慎損壞遺落,豈不是抱憾終身?”
“叔父大人所言甚是,若依叔父之意?”
“若依我之見,不若賢侄將子昀所遺暫寄叔父家中,待賢侄游學回來,再還與賢侄,如此一來可減輕賢侄奔波之苦,二來也可保全子昀遺存無憂,賢侄你看如何?”
斐潛沉默良久。
他知道所謂暫存只不過是個托詞,一旦交出就別想著能夠再要得回來。
在漢代,知識就是無價之寶,而作為知識的載體書簡,有著絕高的地位。
這些藏書在古代代表的可不僅僅是書籍,更代表的是一個家庭的底蘊,是一種傳承,一卷書簡價值千金不為過,許多寒門弟子甚是愿意付出任何代價去換取一卷書簡。
河洛斐家家主斐敏一方面是看斐潛年幼可欺,另外一方面再加上斐潛家中尚未有后,后繼無人,作為斐家家主,當然責無旁貸不允許家中所學旁落。當然,最重要的是這些藏書太值錢了,他作為家主,家中也僅僅藏有八百出頭不到九百卷書簡,斐潛這小子居然就有百余卷,豈不明珠暗投,若是能取來,他就可以號稱有千卷藏書之家了!這是一個多么誘人的稱呼!
斐敏原本就垂涎,現在斐潛竟然自己送來門來給這么好的一個借口,豈能輕易放過?
斐潛心中不由得感嘆,這就是所謂的世家啊!在世家眼里,先家再國,家在國先,時時刻刻都家族利益高于一切。
無奈,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頭。更何況斐潛只是作為旁支,更是沒有過多的說話權利,家主能夠親自接見并親口以一個“暫存”的借口來索取,已經是看在多少有些親屬關系,當然更重要是看在那么多的藏書面子上了,若是普通寒門,甚至可能指派一個家奴登門了事。
“善。叔父大人所言甚是,但……”斐潛知道這種事情自己絕對無法拒絕,不過也不能給的太痛快,讓這些家伙看輕了,“但家父生前最愛齊論,常常愛不釋手,不孝子睹物思人,不忍離分,是無論如何也要帶在身邊的。”
真以為我斐潛好欺負?最值錢的齊論不能給!
總所周知,秦朝的時候秦始皇焚書坑儒,把儒家的人殺得七七八八,到了漢代,風水輪流轉,輪到儒家風光起來,漢武帝時期更是達到了頂峰,朝野上下獨尊儒家,廢除百家,許多百家弟子不得已轉學儒學,而堅持不改的則被殺的殺,抓得抓,更多的被驅趕發配到了邊疆。
到了現如今東漢末年,儒學就是唯一能登上朝廷的學問,而儒學最重要的學術著作就是《論語》。
《論語》自戰國前期成書問世以后,因口口相傳再手抄筆錄輾轉反復,字句往往有所差異。西漢末年,漢成帝帝師張禹以《魯論》為主,結合《齊論》編定的《張侯論》,有21篇。
《齊論》就是斐潛父親當時游學齊國收集到的,雖說只是殘篇,但在當時的儒家眼中,價值也是連城,千金不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尔滨市|
方正县|
扶风县|
西贡区|
巨鹿县|
宁明县|
澜沧|
登封市|
娱乐|
观塘区|
和龙市|
米易县|
蓝田县|
石楼县|
乌拉特前旗|
合山市|
光山县|
宁都县|
高安市|
凉城县|
宣武区|
云南省|
海丰县|
南昌市|
台州市|
宜兰县|
绥阳县|
绥宁县|
山东省|
托里县|
九龙坡区|
横峰县|
元谋县|
沅陵县|
都安|
长沙县|
读书|
石门县|
大城县|
镇平县|
乌拉特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