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旁支與主家-《斐潛小說》
第(1/3)頁
斐潛要離開河洛,有一個地方是必須要先面對告知的,那就河洛斐家的家主。
反正招呼打一聲,人家也不會抱著大腿不讓你走,如果不告而別,在這個漢代非常講究禮法的士族圈子里,基本上就等于給自己一生貼上了狂妄之徒的標簽了,是得不償失的一件事情。
世家這個東西,自從春秋戰國時代開始形成,一直到了唐宋年間才慢慢勢力消退,到了明朝科舉制度的真正施行才宣告了世家正式退出歷史的舞臺。
而在明朝之前,每一任的帝王首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直面世家的,離不開世家,又要用各種方式限制打壓世家,不過真正玩的轉的把世家壓制的服服帖帖喘不過氣來的在歷史上也就屈指可數的幾個而已。
終結漢代為何一直陷入外戚和宦官的權利爭奪的怪圈,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世家。在這個時代,世家大多數時間還是向善的,指引著國家的方向,但是牽扯到家族利益的時候,往往又會做出一些損害國家的事情來。因此,幾乎漢代的皇帝首先打壓世家就是依靠外戚,然后看到外戚勢力不受控制的時候又拉起了宦官來壓制外戚,宦官勢力龐大了就再利用世家的清流來清除宦官。
如此循環,導致歷朝歷代中唯有漢代的外戚最出名,比如牛人霍光、衛青等等,也有還比如窩囊的竇武、何進……
在漢代高舉著打到世家的旗號跟世家對著干是行不通的,就算有著超越千年的知識和見聞,能趨吉避兇料敵先機,也幾乎是做不到的。畢竟在這個時候,世家大部分是掌握著最先進知識的一部分人,治理國家還是要靠這些世家子弟,而絕大多數普通百姓,別說認字,連數數都不行,你怎么能讓這些文盲一下子懂得治理國家呢?
斐潛隸屬于河洛斐家,是源于秦。
秦國先公非子被周孝王封于秦,史稱秦非子。秦非子的后代中有人被封為侯爵,并被封為裴鄉,便稱為裴君。他的后世子孫便已封邑為姓,稱裴姓,后由裴又分出棐、斐等支家,逐漸演變而成。
斐家此支在洛陽扎根已有近百年,雖然沒有出過什么三公之類的大員,但是朝中官員、地方太守和郡守是出任過不少的,因此當時斐潛被舉孝廉,多少也有些地方官員知道此關系的情面在,反正地方大郡年年都有舉孝廉的政治任務,拿出來討好一下洛陽的這些世家也不是什么新鮮的事情。
斐潛感覺就跟后世到了一個地方拜見地頭蛇似的,而實際上,世家也基本上和地頭蛇的性質差不多。
斐家本屆家主名敏,斐敏,字子浩,按照輩份來說,應該是斐潛的叔叔一輩。
斐敏時任諫議大夫,專掌議論。為光祿勛之屬官,秩六百石。雖然官位沒有像三公那樣顯赫,但是有單獨上奏的權利,所以也算是重要的官職之一。
斐敏身穿一身錦袍,留著三捋胡須,方正的臉型,身形略略有些發胖,神情嚴肅,不茍言笑,很有一副威嚴的模樣,進來廳堂,連正眼都沒有看在一旁拱手肅立的斐潛,待正衣冠跪坐在廳正中席后,方才好像突然看到斐潛一般:“賢侄別來無恙?”
還好,是以賢侄稱呼的,說明斐敏定下今天主要基調是還可以論親情的,如果是以少郎官為稱呼的,那就是擺明公事公辦拒人千里了。
漢代禮節真心累人,遇到一個當官的家主就更是累了,斐潛心里暗自嘀咕,不過禮儀還是做到位的,便垂目行禮回復些客套話。
在漢代,晚輩或是下屬在回答長輩或是上級的時候是不能抬頭對視的,除非長輩或是上級有明確要求,回答之時,目光最高只能看到對方胸部位置,回答完畢后目光要下垂至地面,直視對方雙目不是挑釁就是要干架了。
寒暄過后,便是戲肉來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泽县|
龙陵县|
顺昌县|
台南县|
犍为县|
上饶市|
巴林左旗|
梓潼县|
高平市|
延津县|
新晃|
林州市|
黑水县|
黄大仙区|
桃江县|
邯郸县|
高淳县|
桑日县|
邵武市|
梁山县|
丰顺县|
当雄县|
安塞县|
彭水|
巴彦淖尔市|
鲁山县|
阜阳市|
阜新市|
漳浦县|
阜城县|
元谋县|
普安县|
湄潭县|
吉林市|
民勤县|
鹤山市|
舞阳县|
闵行区|
西吉县|
公安县|
卢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