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闖翰林院-《尋道天行》
第(2/3)頁
“……”
觀者生疑,思而不解。
對于那位頭戴著白紗斗笠的女子,翰林院府里的許多儒生都帶有一種敬畏的心情。她師從純陽太上宮,是那位大算師悉心栽培二十載的關門弟子,其算力何等逆天,僅看其岳陽一役的布局及數月前面對夏淵報復時的淡然便可見一斑。她來翰林院已有數月,在這段時間內她不曾走出過后院小樓一步,今日是她第一次離開,也是第一次走出翰林院。可是,一來一回個把時辰,除了山門牌坊那副對聯以外,她沒再帶來任何風吹草動,這就讓人很迷糊了。因為,沒人會相信,她真的只是在長安南北城兜了個圈,圈子兜完,她也就回來了。
林木掩樓臺,亭閣綴清幽,山墻起伏,飛檐翹角。
翰林院內西南邊側,有一面小小的荷花池,池邊有一座小小的涼亭。
亭子內,此時坐著一位垂釣的中年男人。長發及腰,灰白色的儒袍著身,一把翠綠色的竹簡安放在桌臺上。相比起在岳陽時的氣宇軒昂,如今的余冠川顯得消瘦許多,柔韌的臉頰略帶著憂傷。或者是岳陽一別,再無知己對飲的緣故,故放在茶幾上的青茶早已冷去,他始終不曾泯下一口。
“咕~”
憂傷淡淡醞釀著滄桑。
微風帶起荷葉微微擺動。
精致的梅花魚漂,悠悠晃晃地沉入水里,應該是有魚兒上鉤了。但,余冠川沒有著急著提起魚竿,他靜看著魚線在水面上晃蕩起的一圈圈漣漪,看得很是入神,像在考慮著什么事情。隨風兒帶來的涼意逐漸遠去,魚漂越沉越深。魚線漸漸被繃緊成一道筆直的線,拉扯著魚竿成了彎弓,不停地晃蕩著枝頭,而余冠川卻依舊沒有提竿的意思。如此相持,大約有半炷香時間,遠處翰林院的書齋樓宇間忽然出了驚詫的躁動…
“他來了!”
“快看,有戲兒。”
“喲喲喲,他們居然敢來翰林院?”
“難不成這聯子是專門等他的?”
“咚~”
“嘩啦~”
躁動聲愈發漸大…
受到驚嚇,緊繃的魚竿猛力顫抖,隨之噗通一聲,一條肥碩白鰱帶著一道雪白的浪花躍出水面。而就在這時,余冠川的右手不著痕跡地握上魚竿,輕輕一提!白鰱躍至半空無處借力,魚線順勢拉扯,“唰”的一聲,肥碩的白鰱魚便輕而易舉地順著魚線被拽到了岸上,重重摔落到池塘邊的泥地里。輕輕扯著魚線,把掉起的魚兒拉身旁,取下魚鉤,再隨手把魚丟入魚簍。余冠川略帶憂愁的目光,也隨之由漸漸恢復平靜的荷塘水面徐徐轉移到翰林院的山門。
而此時,翰林院山門那頭已經陸續聚攏過去了許多神色驚詫的儒生。
和早晨時候不同,今聚攏在山門的儒生大多抱著一種看戲的心態…
因為,有人來了。
來的人很有意思。
“嗒嗒嗒…”
隨眼望西南…
遠遠望去,連接山門的官道西南路段,正跑來兩匹棗紅駿馬。
在青山綠水間,馬背上一黑一青兩件的衣裳尤其醒目,也尤為使人驚艷。來者何人,觀者相繼心里有數。畢竟這半月來關于他們的傳言,早已經讓人聽出耳繭,或信或不信,這兩件衣裳的主人已然是現今京都長安的風云人物。許多先前還心存疑惑的儒生也由此醒悟過來,終于明白到后院那位深不可測的少女,今早在翰林院門寫上那么一副上聯到底為的是為哪般。驚駭的同時,便也不由得對她加深了幾分敬畏之意。
她原來是在釣魚呀。
“嗒嗒嗒~”
“御~”
來者跑馬至山門,馬停人兒翻身落地,接著把韁繩拴上路旁楓樹枝干。
回身遙望,看山谷內外,平臺樓閣間、小徑巷口前,翰林院內已有為數不少的目光被傾注到了山門這一塊。有遠有近,有眾有寡,皆停下了步子或手上的動作。靜靜地,戲謔般等待著,一場大戲。
“厲害。”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邻水|
巴青县|
祁门县|
深泽县|
湘乡市|
右玉县|
莆田市|
翁牛特旗|
贞丰县|
兴山县|
海原县|
乌兰浩特市|
甘孜县|
灵宝市|
昌吉市|
仁化县|
白山市|
昌江|
南汇区|
黄骅市|
连云港市|
凯里市|
汉源县|
谢通门县|
垣曲县|
延庆县|
崇明县|
乾安县|
吐鲁番市|
富锦市|
延津县|
新安县|
枞阳县|
绥棱县|
濮阳市|
南京市|
库尔勒市|
屏东县|
苍梧县|
宝清县|
乌鲁木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