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熹還沒有寫好自己的密報,胡漢山已經(jīng)洋洋灑灑寫了上萬字,通過宋忠把自己對于漕運的看法送了上去。 胡漢山在書房里伸了一下懶腰,寫好了另一篇關于漕運的謀劃,出門去找張友聞了。 這一次砍了那么多的腦袋,從寧國府官員家里抄出來大量的金銀細軟,全部拿來了修建養(yǎng)濟院。 這一次抄家所得來的銀子,雖說已經(jīng)不少了,但是勉強能夠維持整個金陵的養(yǎng)濟院運轉(zhuǎn)。 張友聞為了把每一分銀子都花在刀刃上,為了能夠用最少的銀子營造出更多的養(yǎng)濟院,派人送來了一個口信希望胡漢山能夠過去幫忙參謀一二。 張友聞作為手底下重要的幕僚師爺,營造養(yǎng)濟院又是一件能夠讓洪武皇帝高興的事情,胡漢山忙完手里的事情立即趕了過去。 接連好多天,胡漢山帶著張友聞馬不停蹄的在金陵內(nèi)四處查看地點,敲定了大概二三十處養(yǎng)濟院的地點。 張友聞看著一張張大明寶鈔拿出去,用來裝大明寶鈔的麻皮口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癟了,可惜道:“這一次要是能夠繼續(xù)修繕管溝就好了。” “就不要用那么多的大明寶鈔買賣地契了,以東主的脾氣,又不在乎自己在金陵的名聲,早就直接把那些官員們的宅子給搶走了。” “省下來一大半的大明寶鈔,少說也能讓金陵里的養(yǎng)濟院翻上一番。” 胡漢山?jīng)]想到張友聞是在打這個主意,笑罵了一句:“你想的可真是好,用本縣馬的名聲換銀子是吧。” 張友聞聽到這一句笑罵,不由得笑了:“就是因為東主一心為百姓著想,學生與高恂二人才會不惜得罪那么多的官僚縉紳,也要成為東主的師爺幕僚。” 胡漢山不在乎自己在官僚縉紳里的名聲,那是有自己的原因,對于張友聞和高恂二人還是充滿了佩服:“確實挺可惜。” “洪武皇帝要是能夠讓本縣馬繼續(xù)修繕管溝,別說是在翻上一番了,就是讓整個應天府的各個縣城里都擁有足夠的養(yǎng)濟院,那也是不在話下。” “不是洪武皇帝不讓你繼續(xù)修繕官溝,是你搶奪官員們宅子的行為,著實是讓左丞相胡惟庸怕了。” 就在這時,胡漢山的身后傳來一道熟悉的聲音,老居士帶著管家不知道什么時候出現(xiàn)在了身后。 胡漢山可是知道老居士的身份,不僅能夠隨意進出皇宮,還能與洪武皇帝說上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