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正月立春。 金陵城外的依舊春寒料峭,但寒冷的冬天已經結束,天氣回暖。 時節進入了春季,田里一望無際的青苗,開始加快生長。 胡漢山在這天沒有前去通濟門點卯,跟著父親胡惟庸前往了金陵城郊的江寧縣。 糊春牛,打春牛。 以示勸耕。 江寧縣衙早就聘請了一位紙扎匠,用竹篾綁成春牛的骨架,用春木做成牛腿。 糊上紅黃紙,當年就五谷豐登,糊上黑色紙,當年的糧食收成就不好。 胡惟庸等綢緞蝠紋官轎達到江寧縣,一只糊了很多紅黃紙的春牛,已經涂好了顏料。 江寧知縣和三班六房掌案已經在戲臺邊的寬闊地等著,擺好了香案。 胡惟庸下了綢緞蝠紋官轎,走到春牛的近處。 江寧縣的大小官吏百姓立即下拜:“拜見左丞相。” 胡惟庸的嚴肅老臉沒有任何變化,做了一個虛扶的動作,示意江寧縣的官吏百姓起身。 隨后拿起一支大毫毛筆,給春牛點睛。 春牛點了眼睛,糊春牛徹底完成了。 胡惟庸帶著所有官員百姓對著香案朝拜,祈求一年的五谷豐登。 糊春牛結束以后,胡惟庸帶著官員們前往了縣城外官田邊的春棚。 春棚里有一只桑木為骨,塑成的泥塑春牛。 胡惟庸拿起鞭子,在全縣老百姓熱鬧的氣氛里,‘啪’‘啪’打碎了春牛。 “五谷豐登呦!” “今年一定有個好收成呦。” “聽說親自打春牛的那位可是左丞相,今年肯定豐收。” 胡漢山附近圍了一層又一層,看不見盡頭的老百姓,豐收氣氛十分濃烈。 老百姓一片歡慶熱鬧,到處充斥著立春的祥和春意。 胡漢山心里卻沒有多少祥和的春意,麻木的跟著父親胡惟庸參與立春的各種風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