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廖世榮。” 宋濂說了一番形同陌路的話語過后,把視線轉向了大明前九才子廖世榮。 昨天想要拜在宋濂門下的大明前十才子,除了胡漢山以外,還有廖世榮和葉慶元。 宋濂喊了廖世榮的名字,沒喊作為浙東文官小輩的葉慶元。 原因很簡單,廖世榮同樣也是淮西勛貴。 他父親還追封為一等國公鄖國公,論起身份地位,比起左丞相胡惟庸毫不遜色。 廖世榮自身還是燕王府的儀衛副將,深受燕王朱棣信賴的親信近臣,地位比胡漢山強了不知道多少。 胡漢山犯了腦疾的侮辱師長,比他地位高了不知道多少的廖世榮,卻是欣喜若狂的趕緊拜師。 宋濂看著一旁的廖世榮,事情就像他所預料的那樣。 廖世榮聽到宋濂喊了他的名字,先是滿臉的難以置信。 后來被同為大明前九才子的宋慎陶昱等人,親切的拍了一下肩膀,如夢初醒。 廖世榮亢奮到說話都結巴了,慌里慌張的跪在宋濂面前:“弟...弟子...拜...拜見恩...恩師。” 說完,以他只對燕王朱棣低頭的特有倨傲,竟然是急不可耐的趕緊給宋濂磕了三個響頭。 徹底把他拜師宋濂這件事給敲定了,別是一場黃粱夢。 淮西侯爺們戎馬一生,殺了不知道多少蒙古韃子,渾身上下最硬的就是骨頭。 最是厭惡年輕一輩的勛貴子弟沒骨氣,更別說是給除了爹娘以外的人磕頭,這人還是死對頭浙東文官。 淮西侯爺們看著在那‘砰砰’磕頭的廖世榮,沒有半點的厭惡,沒有要把這個淮西勛貴里的不孝子打一頓的想法。 淮西侯爺們全都是露出了欣慰,還有更大的可惜。 欣慰淮西勛貴年輕一代里,終于后繼有人了,出了一個能抗住淮西大旗的小輩。 可惜的是,拜宋濂為師的那個人,不是自己的長子。 如果是自己的長子該多好,足夠讓淮西侯爺們通宵喝酒慶祝。 至于胡漢山。 淮西侯爺們已經放棄了這個人,連一句大逆不道都不愿意說了。 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胡惟庸已經不想在這里多待了,輕微嘆了一口氣,轉身離開了東籬草堂。 只是一個輕微嘆氣,吉安侯等胡黨侯爺們出現了憂心忡忡的擔心。 胡惟庸一直都是以食古不化的固執著稱,多年來始終是一副嚴肅面容。 在遍及朝野內外的胡黨官員眼里,就是供奉在廟里的神像,永遠沒有任何多余情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