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天便是吉日。 東籬草堂的前院早早的擺放了一張漁樵耕讀紋香案,供奉著圣人朱熹。 孔圣人供奉在文廟,以宋濂在仕林文壇的地位,以胡惟庸的權勢還是不能僭越。 漁樵耕讀紋香案上除了香爐,還有太羹、和羹、黍、稷、鹽等供品。 宋濂坐在香案供桌旁的花梨官帽椅上,等著吉時的到來。 太子五經師宋濂收徒是文壇近年來最大的一件盛會之一,聞名天下的大儒北郭十友,只要是在應天府全都來了。 七八位大儒站在宋濂右側,聚在一起商討昨天的寒菊之會,論證陸王心學的知行合一。 左丞相胡惟庸得償所愿了,終于能夠把胡黨變成子孫繼承了。 昨晚派發了很多名帖,邀請眾多淮西勛貴過來東籬草堂觀禮。 侯爺里舊部最多的兩人,傅友德和周德興全都來了,站在香案供桌的左側恭喜胡惟庸生了這么一個好長子。 胡黨的股肱成員吉安侯、臨江侯、延安侯等淮西侯爺們,陸陸續續的都來了。 只是由于時間還早,喜歡睡到日上三竿的淮西侯爺們,只來了不到一半。 吉時是巳時末,現在是天剛亮的辰時初。 距離拜師大禮還有四炷香的時間,完全不用著急。 整個京城最煊赫的達官顯貴基本上都會到場,收下了胡惟庸和宋濂送出的名帖。 唯二缺席的只有中山侯湯和和坦坦翁了。 瞧這衣冠禽獸的架勢,堪比大明每年舉辦一次的大朝會了。 年輕一輩更是迫不及待的來了,哪里會錯過這么一件仕林文壇盛會。 就連金陵前十才子里的那名北方才子,連夜從正在游歷的江寧縣趕了過來,不想錯過這一次的盛會。 北郭十友等大儒為了給這次盛會做個拋磚引玉,給金陵前十才子換了一個更加才高八斗的名稱。 大明前十才子。 拋磚引玉還只是一方面,最根本原因在于金陵前十才子里只有一名擅長詩詞丹青雅趣的才子了。 另外七名金陵前十才子,加上為經學做出重要注疏的胡漢山。 一共八名金陵才子全是學識淵博的經學大才,連夜從江寧縣趕過來的那名北方才子,同樣是擅長經學。 金陵前十才子變成了大明前十才子。 拜師宋濂還沒開始,就出現了足夠轟動仕林文壇的盛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