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允許擅長詩詞書畫的才子成為金陵前五才子,這是整個大明的名士大儒們共同制定的一項約定俗成。 這是為了不讓雅趣,壓過了經(jīng)學正道。 金陵前五的才子們?nèi)窃诮?jīng)學方面有著極高的造詣,完全是大儒的苗子,等到年紀長一些,學問再高升一些,毫無疑問將成為大明新一代大儒。 金陵前三才子更是了不得,宋慎是海內(nèi)鴻儒宋濂的長孫,更是朱老夫子的閩學嫡脈傳人,被視作閩學的繼承人。 劉璉是當年一手打造了浙東文官黨羽的劉伯溫長子,恩師是橫渠先生張載的關學傳人,被當做能夠大興關學的瑚璉之才。 陶昱精通的是家傳史學,父親陶安當初是洪武皇帝的謀主,并且舉薦了劉伯溫、宋濂等人。 這三位隨便一個拿出來,在經(jīng)學方面的才學都是高于胡漢山。 胡漢山先是憑借一首臨江仙打破常規(guī)成為了金陵前五才子,不論他寫出再多的千古詩詞,已經(jīng)到頭了不可能再進一步了。 現(xiàn)在卻憑借四個字成為了金陵第一才子。 可見劉文泰對漆書的推崇,這還不是劉文泰一人的看法,是在場所有金陵才子們的共同看法。 基本上等同于公認了,缺的只是時間問題。 胡漢山心里哪有什么推崇,只有漆書造了大孽了。 看著劉文泰那張恭敬有加的臉,著實是來氣。 每次都是他高呼一聲,導致胡漢山的好名聲跟著高了。 胡漢山感覺是這貨在妨自己,氣不打一處來的罵道:“滾!滾!趕緊從老子眼前消失,要不然老子要動手打人了。” 勛貴子弟們對這些文縐縐的詩詞書畫不怎么感興趣,這些權勢最是煊赫的勛貴子弟們,門道在于弓馬騎射,而不是能寫幾篇酸腐文章。 前幾天胡漢山寫出臨江仙,勛貴子弟們只是改變了對胡漢山的看法。 認為他是弓馬騎射不行,改變了方向,和他老爹胡惟庸一樣想要通過文官道路在淮西勛貴里趟出一條前程。 但這條路太難了,胡惟庸前前后后不知道耗費了多少心血,甚至以文官之身親自上陣殺敵,才折服了眾多桀驁不馴的淮西勛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