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八十一章 梁王之志-《就不回頭》


    第(2/3)頁

    “如此手段,來者不善啊。”

    陽宛除了偽裝,再次一揖到地,趴在地上中氣十足有控制著聲音大小,穩健地說:

    “卑職宛豪,金州神京人,現為梁王客卿,受梁王囑托,特來拜見白云老祖。”

    白云子沒有接茬,看向寬敞的閣樓一冊,一道小門拉開,一身暗紅道袍的周湘繡捧著一本厚厚的《大漢宗親名錄》和一本更厚的《大漢貴戚名錄》出來,坐到屏風旁的一張橫向矮幾上飛快翻看,宛豪見此,欲言又止,客隨主便,不好意思開口相阻。

    周湘繡翻看速度極快,二十息內翻到后面幾頁,纖細的手指點著其中一頁道:

    “梁王劉翹,高祖弟楚元王二十一世孫,德宣十九年生人,德宣二十一年過繼于無子的趙皇后,曾被立為太子三年,后當今皇帝有出,禪讓太子位而轉封梁王,至今已二十有八,梁王封地在膠州梁城,據百曉門傳,十數年來,梁城富庶,無有大災,梁王治下清明,廣招武林中人為門客,又交好梁城本地宗門靜虛觀,曾于宣德四十一年、宣德四十五年、宣德五十二年,聯絡周遭宗門清除治下妖獸巢穴三處,雖未盡全功,但前后拓墾野地120萬畝,修塢堡村鎮十三處,安置逃荒流民不下三萬余人,在朝野皆有‘賢王’、“翹太子”的雅號。”

    白云子聞言眼中精光流轉,如此仁義之君,如何不見民間口口傳頌?他望向五大三粗的宛豪,宛豪會意,拱手道:

    “梁王曾為太子,當今皇帝又立又廢,懼其勢大威脅皇位,恐天門江湖正道之議,不愿削藩,卻也時時提防,接連在德縣、安城、橫子、東口分封漢室宗親,不讓梁王有半分拓展之地,近年皇帝衰微,隱隱有退位禪讓之意,更是變本加厲,勒令膠州牧下公文重新丈量各宗親土地,將梁王治下百姓開墾的荒地連同人畜統一劃走,梁王被困在梁城之中,進退失據,欲兵行險招......”

    白云子抬手,打斷宛豪話語,示意道童退下,讓青鳳先將樓下等待傳功的五人帶走,稍等片刻后,青鳳返回,白云子才緩緩道:

    “梁王欲弒君呼?”

    “然,故而梁王廣邀八方豪杰,聚義神京......”

    “師尊,此人之言不可信!”

    一旁的周湘繡率先打斷宛豪之言,伸手指著貴戚名錄上一頁朝宛豪問道:

    “神捕宛毅是爾何人?”

    “正是家嚴。”

    “你是六扇門的人!”

    宛豪面皮一緊,急切地朝白云子解釋道:

    “卑職身在公門,心在梁王,且,且卑職是法家弟子!”

    宛豪在提起法家一次時,原本彎曲的脊梁突然挺直,好似那詞有甚么魔力,讓他能絲毫不懼眼前的四品老祖。

    白云子見他如此做派,笑著隔空一指點斷一根長香香灰,香灰飛散,落于案幾前被他隨手招入手掌,跟著他食指的晃動逐漸落在漆黑案幾上,擺出小小的法、術、勢三字,宛豪見狀叩首再拜道:

    “不知老祖是哪家大賢?”

    這個年月,武人不讀書,天門罷黜百家,獨尊武術之后,好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法家是什么東西,白云子能寫出法家三脈宗旨,便非那些不學無術的武人能及,更有可能其本身就是法家一脈。

    白云子大袖一撫,煙灰散去,臉上笑意盡去,嚴肅地問道:

    “梁王謀反,以武亂法,你們也支持他?”

    “天下無法,朝堂怯懦,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梁王之志,在于解救生民與水火,匡扶漢室于倒懸,如此行事,有何不可?”

    提起理想啊、信念啊之類的東西,就像騷道了宛豪的癢處,他開始滔滔不絕地闡述梁王的謀反理念,并說蘇山縣之亂乃是天下一斑,其他地方,武人動輒殺人,恃強凌弱比比皆是,梁王雖是宗親,卻沒有身為統治階級的自覺,每每微服勘察,知曉生民不易,愿效當年昭烈帝風骨,安民保民,正本清源,文武并治,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聽著這跟傳銷差不多的口號,白云子不以為然,反口問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子王旗| 江华| 绥化市| 铁力市| 抚宁县| 石狮市| 山阴县| 琼结县| 固阳县| 城口县| 梅河口市| 永宁县| 大田县| 镇雄县| 本溪市| 慈利县| 巴青县| 临汾市| 十堰市| 聂拉木县| 永城市| 武宣县| 古浪县| 两当县| 舟曲县| 大英县| 徐闻县| 彭州市| 全椒县| 响水县| 定襄县| 和硕县| 绥德县| 图木舒克市| 盖州市| 安达市| 西安市| 牡丹江市| 桦南县| 潼关县| 苍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