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沒事兒,這事兒本來拖的也有些天了,早點確定下來也好!” 接著周揚話音一轉,再次說道:“那咱們就開始吧!” 此話一出,所有人瞬間進入工作狀態,全都正襟危坐,目光全都聚焦到了周揚的身上。 “上面命令我們搞預警機雷達,這對我們來說是不僅僅是一個新的任務,更是一個新的挑戰!” 接著周揚繼續說道:“我是一個力求完美的人,咱要不就不搞,要搞就要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所以在正式討論項目之前,咱們這些人先要在思想上達成共識,那就是咱要搞世界上最先進的預警機,我這樣說大家同意嗎?” 話音剛落,就聽閆海生皺著眉頭說道:“所長,咱們搞科研的自然是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越先進越好了,但在此之前我們更要立足于現實,不能單純的追求先進水平而忽略了其它情況!” 然而,不等周揚開口,就聽郭亞民直接說道:“海生同志,這些話你無需和所長說,他比咱都清楚!” 鄭愛國也附和著說道:“我覺得周揚同志說的對,費心把力的研究了半天,要是搞出來的還是人家快要淘汰的東西,那就沒意思了。” “對,預警機國外研究的時間也不算長,咱們和國外雖說有差距,但差距卻有限!”陳山河道。 “沒錯,就空軍裝備而言,也就預警機的差距最小了...” ....... 見大多數人都同意自己的想法,周揚便再次說道:“好,統一了思想,那咱們接下來就詳細的討論該如何設計我們的預警機雷達!在此之前我想問問在座的諸位,你們對預警機了解多少?” 話音剛落,就聽閆海生再次說道:“我之前就是專門參與預警機研發的,這個問題就由我回答吧!” “請!” 閆海生輕咳一聲,然后說道:“眾所周知,世界上第一架預警機是944年由麻省理工學院造出來的,其原理就是在飛機上安裝一種監視雷達,以便及早發現來襲的低空飛機和海面軍艦,這就是后來的“tbm-3w”預警機。” “該機能夠探測到00多千米距離內低空飛行的飛機與300千米左右處的日本軍艦,而且當時的預警機上僅有名駕駛員和名雷達操作員,工作方式也比較簡單,就是雷達操作員通過超短波電臺,將探測到的目標信號連同雷達天線指向信息傳送到軍艦上,為艦上指揮官指揮作戰提供依據。”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一代預警機幾乎相當于“雷達+載機”。其主要代表機型有美海軍的“tbm-3w”、e-b等,主要解決了雷達裝機升空、探測低空目標等問題。” “在這一階段其雷達探測尚是人工讀報,情報通過話音和莫爾斯電碼報告至指揮機構。且載機平臺普遍較小,雷達探測距離不遠;隨預警機升空工作的人員不多,不具備控制引導能力。其發展重點是提升預警雷達的下視能力、不斷改善雷達性能。” 緊接著,閆海生繼續說道:“然而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預警機也有了極大地發展,現在的預警機已經在向第二代邁進,作用已經大為拓展,主要功能可概括為“預警偵察+控制引導”。” “這一階段預警機的雷達下視性能已經比較完善,加裝了電子/通信偵察設備、敵我識別設備等,采用了一定數量的短波、超短頻電臺,加裝了先進數據鏈分發雷達情報并進行控制引導等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