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480.要做專家,不可做通家-《一路絕塵》

      480.要做專家,不可做通家

      雖然我不是寶通寺的僧人,雖然玉林大師不承認我是他的徒弟,可是我叫弘謙是事實,小師妹把我叫作師哥也是事實,讀過不少佛學經典以后,佛門慢慢向我開啟,我就整個沐浴在佛光的輝映之中這都是事實。

      嚴格意義上說,佛經就是一部很宏大的歷史小說,通過無數的故事和傳說告訴各位信眾,釋迦牟尼和各位尊者、菩薩與羅漢、大師與禪師的一些言行,有苦難、有幸福、有勤學、有領悟、有善心、有愛意;有那個王子坐在菩提樹下的大徹大悟,有那個慧能大師聽見香客朗讀《金剛經》時的感觸;當然還有那么多充滿哲理、充滿禪機的至理名言。只不過有些佛門弟子不知所以的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自以為是學習中的一個瓶頸,卻不知自己走進了死胡同。

      因為我的確是有些學習天賦的,也有些過目不忘,記憶力超群,加上只要下定決心,我一定能把事情做好。不過學習的過程中就怕走入誤區,就怕遇到自己和自己較勁,就怕遇上迷失本*、走火入魔。所以我在那個鉆牛角尖的階段,自己還誤認為自己變得深沉起來,學到了許多向善、做人、待人處事的真諦;誤認為少了些夸夸其談、海闊天空,多了些對人生和事物的重新審視,也誤以為自己離佛陀又大大的近了一步。

      "我們的心是不定的,很容易動搖的,妄念也是很多的,如果廣泛涉獵經論,今天看了這部經,覺得不錯,覺得應該按這部經的法門修;明天看了那部經也很好,又想按那部經的法門修,后天看另外一部經論似乎感覺更好,就又改弦易轍。這樣全都感覺不錯,全都想學,全都想修,結果什么都沒真正學會,這是一種雜亂,也是一個誤區。"這是弘律師兄對我十分中肯說的話:"修學佛法,貴在專精,要做專家,不可做通家,什么都懂一點,可什么都懂的不深,這樣修肯定很難有成就,反而極有可能會步入歧途,師弟現在就有這種的嫌疑。"

      我在和師兄說笑:"當然不能和大師哥相比。你是兩位大師的高徒,又是佛學院的高材生,所學的佛學都是有系統、按計劃、分步驟的有序進行的。我不過就是自己邊學邊修,自學成才而已,其實條條道路還不是通向佛學的圓滿?"

      師兄很認真的對我說:"那倒不一定。知道修行的僧眾成千上萬,為什么最后功德圓滿的寥寥無幾嗎?知道無論是誰都是奔著*去一身臭皮囊,向著西方極樂世界而去,可是成功者卻僅僅只是鶴立雞群嗎?就是因為大多數的人在修行的過程中,遇到了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躲不掉、繞不開,又不能正確對待,所以功虧一簣、半途而廢。"

      "我不會那樣的。"我很認真地告訴師兄:"博學多才不會錯吧?學富五車不會錯吧?追根尋源不會錯吧?認真讀書不會錯吧?"

      "好笑。"玉林大師在一邊冷冷的回答:"追求是一種向往,但也得量力而行;讀書是一種進步,死讀書卻是一種愚蠢。有些東西不是經過努力就能得到的,有些事情不是自己的主觀愿望就能改變的,還是應該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還是應該做到隨遇而安、還是應該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知足者常樂。"

      我知道大師這句話說的是什么,就不由的愣在了那里。清醒過來的時候,大師不在了,師兄和小師妹也不見了,院子里有一只**的蝴蝶在**架上翻飛,扇動著翅膀奮力飛過不高的房屋的瓦*,消失在大千世界里。這里靜悄悄的,只聽得見寺院傳來的木魚的敲擊聲。聽懂了大師的話,我有些心如止水、萬念俱灰了。

      那是我最痛苦的日子,因為知道玉林大師徹底打消了我有朝一日成為僧人的希望,也很明確地告訴我攻讀佛學不過是自己主觀上的一種徒勞,我不可能達到那種鳳凰涅槃的機遇,也不可能會得到佛學的真諦,我始終不過就是一個香客罷了,連個居士也不是。

      "讀書總是沒有錯的。"弘律師兄在這樣鼓勵我:"因為我們這些蕓蕓眾生,業重根劣,心*不定,即使是墮入空門,也有無數的妄念。只有專修一門,靠佛陀宏愿的威神加持,不斷面對,不斷領悟,才能有所成就。想想也是,如果功德圓滿,到了極樂世界,做了'三不退'的菩薩,智慧神通威德都變得不可思議,想學什么法門,想學哪部經,那還不是一學就會、一讀就通嗎?還用得著在這兒這么費勁地學嗎?"

      聽起來似乎有些道理,其實也是一個誤區,因為師兄忘記我現在根本不是和尚,根本就沒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我們都知道,說老實話、做老實事、當老實人是做人的重要準則,其實讀老實書也很重要。"師兄在開導我:"學佛同樣貴在'老實',只學一部經書,只聽一個法師的教導,一句佛號念到底,這就是一種'老實';按照老師的教導、服從教學的安排、認真讀好必讀的經書、完成布置的習題,這也是一種'老實'。佛法最重要的就是排除我們思想上的貪欲,解*我們心頭的雜念!學對了,學好了,那就是功德無量;學得不好,學得走了形、迷了路,那是很危險的,因為果報很可怕的。"

      我也知道這一點。

      "涉獵佛經,不是不可以,你師父是怕你看多了,失去定*,心就自然亂了。"隆醒方丈把我叫去方丈室說話:"不是出家人又怎么了?佛教本來就是大眾的教育,不論出家人和居家人都可以學習的。山門旁、大殿上、香案處到處都有宣傳佛教的小冊子任其自取,這是為什么?這就是告訴所有人,佛教不是宗教而是一門教育,任何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

      我在連連點頭。

      "我們初學佛都是很容易犯貪念這樣的毛病,這是在所難免的,我也曾經過這樣的階段,所以這樣學下去是很難有所成就的。我們看一看古往今來的所有祖師大德們,哪一個不是依某一門專修專弘而成就的。他們雖然成就了,有條件有能力去涉獵其他的法門,可是他們依然以自己的本門為主,這才是我們真正學習的榜樣。"方丈在開示我:"佛法是一不是二,更不是無限多,萬法歸一,每一部經書的目的無不是指歸我們'真*'?佛法的八萬四千法門,就是通向我們自*之海的路徑,選擇一條,不懷疑、不動搖、不折騰、不回頭,一直堅定的向前走下去,相信最終可以到達我們所期待的目的,一經通,一切經通嘛!"

      我知道方丈說的對,可是我始終悶悶不樂。

      那天晚上,玉林大師牽著木青蓮散步回來,看見我在小院里有些魂不守舍的樣子,又看了我手上的那本《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微微一笑:"弘謙,把道信大師'亦不念佛,亦不捉心'那一段背來聽聽。"

      猝不及防,我有些背得結結巴巴:"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計心,亦不思維,亦不觀行,亦不散亂,直任運;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獨一清凈究竟處,心自明凈。"

      大師抓著小師妹的手拍了拍我的頭*:"還不明白嗎?"

      我鼓足勇氣問了一句:"師父,我還能讀經書嗎?"

      "為什么不能?"大師瞪大了眼請,奇怪的望著我:"你又不是僧人,為了求得圓滿;你又不是佛學院的學員,為了成績優異。你可以學得隨便和灑*一些,也可以學得隨心所欲。因為那才是你小拐子的英雄本色。"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贞丰县| 珠海市| 鲁甸县| 吴忠市| 石家庄市| 宁城县| 古蔺县| 若羌县| 临清市| 城步| 恩施市| 汾西县| 永川市| 澄迈县| 拉孜县| 龙南县| 巴林右旗| 上蔡县| 微博| 长岭县| 红安县| 横山县| 唐海县| 枞阳县| 东安县| 天等县| 泉州市| 嵩明县| 新竹县| 河间市| 延吉市| 瑞昌市| 诏安县| 阿拉善左旗| 若尔盖县| 深圳市| 乡宁县| 九龙县| 昂仁县| 内乡县| 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