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51章 大廈奠基人-《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1/3)頁

    “大明的監督體系,太多、太亂,反倒失去了作用?!?

    云逍搖頭一笑,放下筷子,徐徐道來。

    對于明末的腐敗,他以前也曾經在網上,跟鍵盤俠辯論過多次。

    因此對其根源、弊端,了解的十分透徹。

    根子還是出在朱元璋。

    古往今來,對待貪官最狠的皇帝,莫過于這位洪武爺。

    對于貪官,心狠手辣,從不留情。

    可諷刺的是,大明如今貪腐成風,卻是拜他所賜。

    根源就在他當初制定的監察體系。

    大明的監察體系,可謂是最為嚴密的。

    明面上,有都察院御史,和設立在六部的六科給事中。

    這就構成了各有分工、互相制衡、縱橫交錯的權力監督網。

    暗里,還有錦衣衛。

    陰陽、明暗兩套監督網絡。

    這應該是密不透風了吧?

    就這,朱元璋還不放心。

    萬一自己的后代中,出了不肖子孫。

    冒出一些濫用皇權、為禍社稷的皇帝怎么辦?

    皇權也得有限制。

    于是乎,又改良了言官制度。

    賦予言官風聞奏事之權。

    并專門立下祖制,皇帝不得殺言官。

    再到后來,成祖朱棣又設立了東廠。

    成化年間又設立了西廠。

    監察機構越來越多,反倒越來越臃腫,矛盾交錯縱橫。

    最終完全變成了一個畸形的怪胎。

    監察的越多,反倒發揮不了任何作用。

    以至于到最后,各項法令,全都變成了一紙空文。

    特別是言官制度。

    風聞奏事,使監察機構,淪為了黨爭和營私的工具。

    皇帝和大臣被束縛了手腳且不說。

    皇帝跟大臣斗,黨派之間也在激烈的爭斗。

    整個朝堂,成了各個勢力的角斗場。

    長此以往,大明哪有不亡國的道理?

    “叔父之言,令侄兒如同撥開云霧見月明?!?

    “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不,在書中是萬萬學不到的!”

    崇禎豁然開朗。

    吏治腐敗,是任何朝代都十分頭痛的問題。

    崇禎一朝尤其嚴重。

    可崇禎卻始終找不到根源所在。

    云逍的一番話。

    讓他如同漿糊一般的腦子,陡然變得清晰了許多。

    “要想吏治清明,必須對整個監督體系,進行大刀闊斧的革新。”

    “該如何革新?請叔父教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乡市| 青神县| 尉氏县| 陵水| 石嘴山市| 黑河市| 岢岚县| 屏南县| 怀宁县| 大理市| 宁阳县| 二手房| 射阳县| 徐水县| 景谷| 徐汇区| 嘉义市| 五莲县| 芮城县| 达拉特旗| 丹阳市| 铁岭市| 西吉县| 始兴县| 天峻县| 望谟县| 乌兰县| 沛县| 醴陵市| 南充市| 潞西市| 綦江县| 阳朔县| 定兴县| 叶城县| 安丘市| 天水市| 南阳市| 上林县| 淮安市| 中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