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倒不能怪他目光短淺。 從元朝跨海征討瀛島失敗以來。 一直到大明,朝廷就實行禁海政策。 在世人看來。 開海有太多的弊端。 卻得不到什么好處。 鄭和七下西洋,耗資巨大,得不償失。 這就是明證。 劉大夏一把火燒了航海資料。 也正是出于這個原因。 時至今日,劉大夏這樣的官員,依然占了多數。 田貴妃插話道:“我聽說,從萬歷初年開始,朝廷曾經于漳州海澄縣開海?!? “征收的稅錢,也才是十三萬兩銀子,這距離叔父所說的年入一千多萬,相差太遠了。” 云逍點了點頭,“你倒是有些見識?!? 田貴妃一陣沾沾自喜。 誰知云逍話鋒一轉,“可卻是頭發長,見識短,婦人之見?!? 對晚輩說話,自然不用怎么客氣。 田貴妃頓時面紅耳赤。 她身份尊貴,又深受皇帝寵愛。 什么時候被人這么說過? 她十分委屈地看著崇禎。 誰知崇禎卻是沉著臉,說道:“女人家別亂說話,聽叔父說?!? 田貴妃眼圈紅了。 陛下,變心了! “海貿利潤驚人,前宋富庶,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朝廷收不到稅,不是因為海貿無利可圖?!? “而是因為,商人與官員,以及海盜、紅夷暗中勾結,通過走私避稅罷了?!? 云逍一語道破天機。 崇禎眉毛一挑,臉色陰沉下來。 “朝廷實行海禁,卻禁不住商人逐利?!? “南方每年通過海運走私,將絲綢、瓷器、茶葉等商品,源源不斷地運往海外?!? “每年的交易額,高達數億兩銀子。” “那些商人肥的流油,朝廷,卻收不到一兩銀子?!? 聽到這里,崇禎倒吸一口涼氣。 數億兩銀子的交易! 這能收多少稅? 并且這還只是走私。 若是官方開展貿易,規模肯定要大得多。 一年一千萬的稅收,絕不是什么瞎話。 云逍接著呵呵一笑。 “鄭芝龍、李奎奇這兩個曾經的海盜頭子,知道吧?” “以前光是搶劫過往商船,每年就獲利超過五百萬兩銀子。” “難道堂堂大明朝廷,連海盜都不如?” “如果朝廷開海,征收通商海稅,一年獲利一千萬兩,這都是少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