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江南士紳之禍,還遠遠不止逃稅這一項!” 云逍并沒有直接道出,如何解決士紳逃稅的辦法。 江南的積弊太深、太多,根源就是士紳。 而江南士紳的根基又太深、太厚,龐大到連朝廷都不能動,也不敢動的地步。 云逍即使真的是神仙,一個人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江南的問題。 首先要說服王承恩,通過王承恩的秘奏,來說服崇禎。 同時說服張國維這個應天巡撫,以及范景文這個欽差。 只有崇禎下令決心,再加上一幫能臣、忠臣推行,方能成功。 否則即使有諸葛亮的錦囊妙計,也沒求鳥用。 云逍緩了緩,接著又細數江南士紳其他六宗罪。 “其一,結社成幫,黨同伐異。” 江南的文人結社成風,并非是大明就開始的。 而是宋元時期就開始盛行,一直遺留到現在的舊習。 發展到如今,江南各種文社,可謂是多如牛毛。 松江有幾社,浙江有聞山,昆陽有云簪社,蘇州有羽朋社,杭州有讀書社…… 這些文社,絕不是談論經學、詩詞,而是純粹的政治團體。 在此之前,各地文社統合在復社的旗幟下,為自己謀求各種利益,禍亂朝廷、地方行政。 云逍借西洋傳教士一案,查封了東林書院,除掉了復社。 可各地的文社依然存在,也就是沒有復社那么大的影響力罷了。 提到這個,張國維連連苦笑。 風氣一旦形成,要想扼殺下去,難啊! 張居正當然不是沒有試過,專門推動朝廷下令禁止結社,妄議朝政。 結果……反被人抓住丁憂奪情這個把柄,最終被搞得一頭包,險些難以收場。 魏忠賢也試過,結果東林黨把持輿論,把他搞得臭不可聞,最終崇禎一上臺,直接把他搞死。 云逍沒有在結社這一點上糾結,接著又道:“其二,士紳干預行政,把持鄉里。” 自古以來,皇權不下鄉。 江南士紳更厲害,不光是把持鄉里。 士紳們以其門生故吏遍天下的影響力,甚至干預中央和地方的行政。 時時事事,無不要體現其意志,維護其利益。 東林黨,就是最為顯著的代表。 如今東林黨沒了,可江南士紳依然無時不刻影響著朝野。 上次在河南推行攤丁入畝,江南士紳幕后操縱,百官對溫體仁群起而攻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