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真人,論在道教中的地位,僅次于大真人。 崇禎此時,竟然敕封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道士為“真人”。 相當于把一個最低級的縣令,直接提拔為六部尚書。 這就離譜了。 更讓眾人震驚的是,竟然還加爵為昌平伯。 在大明朝,道士出身的人當官,倒也不稀奇。 永樂年間的道士蔣守約、憲宗時的李希安,都做到了禮部尚書的高位。 然而,道士封爵,卻是從未有過的先例。 大明爵位的含金量,可是非常高的。 當年的王陽明,有平定寧王叛亂的潑天大功,也才被加封為了新建伯。 一個道士,何德何能,竟然被加封為伯爵? “臣聽聞,番薯、土豆有毒,不宜食用,更不可全國推廣。” “陛下卻以此為功勞,大肆加封一名道士,臣以為萬萬不可!” 首輔韓爌,率先站出來反對。 當然要反對了。 遵化的事情,就與這個道士有關。 這且不說了。 皇帝直接敕封一個道士為真人,加伯爵。 這是自大明立國以來,從未有過的恩寵。 這簡直,就是亂命! 長此以往,大明的內閣,不就成了擺設? 同時,還有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 那就是,一旦那道士被封賞,陛下肯定會強力推廣玉米、紅薯、土豆這些高產作物。 到時候,老百姓都能吃飽肚子了。 那些糧商、地主,以后還怎么從百姓那里賺錢? 這可就要了老命。 身為首輔,肯定會受到多方詰難。 到時候,別說是錢袋子會受影響,甚至他的位子,都保不住! 必須反對,強烈反對! “臣附議!” “臣也不敢茍同!” 李標、錢龍錫等閣臣,雖然不屬同一黨派。 此時卻因為同樣的理由,站到同一陣線,紛紛附議韓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