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慈烺聽了這番話,心中有了明悟。 原來如此! 忠于君王,不算真正的忠。 忠于國家黎民,這才是大忠! 這才是岳飛,受萬世敬仰的真正原因。 我要是日后當了皇帝,要的是忠于國家黎民的忠臣,而不是只知愚忠君王的迂腐之臣! “至于你說岳飛迎還二圣,這才招致殺身之禍,是不通政治的愚蠢,更是荒謬之極!” 云逍繼續開口駁斥。 “提出‘迎回二圣’的,不是別人,正是趙構自己。” “紹興初年,趙構于臨安登基,為了籠絡民心和軍心,于是提出‘迎回二圣,收復失地’,以振奮民心、軍心。” “有人竟說,岳飛想要迎回二帝,取代趙構,但凡讀一點史書,就知道這是何等的荒謬!” “在紹興中期,岳飛是最先不尊稱‘二圣’的大臣,在奏章上將‘二圣’改稱‘天眷’,也就是皇帝的親眷,而不是兩個皇帝。” “在金人試圖放回欽宗的太子,以繼承皇位,給南宗制造內訌,正是因岳飛的激烈反對而失敗。” “你卻口口聲聲說,‘迎回二圣’是趙構殺害岳飛的主要原因,簡直是胡說八道,信口開河!” 余桂元此時即使還有勇氣辯論,也是理屈詞窮。 那些個士子,只知道夸夸其談,在云逍擺出的史實面前,更是無言以對。 “岳飛屈死多年后,大儒朱熹在與弟子談話時,談及到他。” “弟子問:‘岳侯若做事,何如張俊、韓世忠?’朱熹答:‘張、韓所不及,卻是他識道理了。’” “弟子又問:‘岳侯以上者,當時有誰?’朱熹答曰:‘次第無人’。” “朱熹都認為,岳飛識得儒家圣賢大道,非一般武將可比,是出凡入圣的大英雄,因此岳飛之后,再也無人超越。” “你這老鼠一般的東西,誰給你的膽子,敢對他評頭論足,往他的身上潑臟水?” 云逍俯視著余桂元,滿臉厭憎,如同在看一只惡心的綠頭蒼蠅。 袁可立掌擊桌案,叫道:“說得好,痛快!” 水榭四周,水中游船上,爆發出聲聲叫好。 云逍冷聲說道:“余教授,你還有什么可辯的?” “卑職無知,悔不當初!” “望國師,念在卑下酒后失言,寬恕卑下這次。” 余桂元伏地乞饒。 沒辦法,權沒人家大。 辯又辯不過。 也只能舉雙手投降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