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科學,可以強國富民,可以讓大明軍隊橫掃天下,同樣也能夠讓北方異族,變得服服帖帖!” 云逍朗聲說道。 推廣科學,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 王承恩與范景文心馳神往。 與此同時,范景文心中涌出強烈的敬畏。 讀書人向來敬畏智者。 此時在范景文的心目中,云逍就是超越千古先賢的智者。 云逍接著說道:“江南是大明的經濟中心,如今已經成了尾大不掉之勢。都城在北京,朝廷就會受制于南方?!? 事實上,大明之所以被東林黨操控朝堂,根源就在這里。 江南的文化、經濟遠勝于北方。 朝堂上的高官大多數都是南方人。 朝野的輿論話語權,也在江南人手中。 更重要的是,錢袋子、糧袋子都被江南士紳攥著。 皇權豈有不被架空的道理? 皇帝手中即使有刀把子,終究是斗不過錢袋子和糧袋子。 魏忠賢權傾朝野,殺了無數東林黨,最終結果如何? “無論是現在,還是放眼將來,大明只能遷都南京!” 云逍斷然說道。 以皇權鎮壓江南士紳階層,這是現在的考慮。 從長遠來看,隨著海貿不斷擴大,大明不斷向外擴張,江南將會成為整個世界的中心。 遷都南京,也就成了將來的必須選擇。 頓了一下,云逍又補充道:“當然了,遷都南京的前提是解決建奴、蒙古的威脅,以及西北的民亂。” 王承恩和范景文已經被徹底說服,情不自禁地連連點頭。 “若是還都南京,北方即使不受異族侵擾,也會日益衰落,這該怎么解決?” 范景文想了想,又提出新的疑問。 他是北直隸人,不得不為自己的家鄉考慮。 “從古至今,朝廷難以南北相顧,究其根源,就是因為交通運輸的問題。” “為了維系南北的運輸,現如今的漕糧、物資轉運,也只能是以海運為主,漕運為輔,然而這還遠遠不夠?!? “將來只要解決了交通運輸,南北的經濟商貿往來就能夠得到加強,并且互惠互補,密不可分。” 范景文打斷云逍的話:“向來是南方的貨物輸送北方,而北方卻極少有貨物運往南方,又如何能做到互惠互補?” “現在是這樣,可將來就不同了?。 ? “不出十年,北方煤炭、鋼鐵等等礦物,以及羊毛、棉花等等資源,將會成為南方必不可少的物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