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份急報,是東廠在廣東的人,以飛奴傳信的方式送至京城的。 所謂的飛奴,其實指的就是信鴿。 早在隋唐時期,南方廣州等地就已經開始用鴿子通信。 那時候出海的船只,開船之后,沿著海路養白鴿,相隔數千里都能將書信傳回。 到了大明,信鴿已具相當水平。 “大明戰神”朱祁鎮年間,淮陽有一天風雨交加,有一只鴿子墜落在一家人的屋上。 屋主正準備將鴿子殺了吃掉,看到鴿子腿上有一油紙封裹的信函。 從信函可以看出,這只鴿子竟然是從京師來的,時間僅有三天。 從淮陽到京師,單是空中直線距離就有一千四百多里,信鴿僅用了三天。 可見當時信鴿的水平之高。 不過由于受到氣候、天敵等因素的影響,信鴿在途中經常發生意外,可靠性不高。 因此極少用信鴿來傳遞軍情、公文。 這次東廠從廣東傳信到京城,不知道損失了多少只信鴿。 這份急報,帶來了驚人的消息。 駐扎呂宋島的西班牙人,為了報復大明,一共派出三十多艘戰船,其中大型戰艦六艘。 在黃泥涌附近,大明水師與西班牙艦隊遭遇。 大明駐扎在廣東的水師,根本不足以對抗強大的西班牙艦隊。 這場海戰打下來,大明戰損船只二十多艘,戰死官兵一百余人。 西班牙艦隊靠岸之后,大肆洗劫,殘殺大明百姓三百余人,擄走青壯七十八人。 西班牙人依然不肯罷休,艦隊繼續北上,襲擾廣東沿海。 “看來佛郎機人,還沒有收到紅夷攻打雞籠的消息,就提早出動了?!? 云逍無奈地搖搖頭。 大海上瞬息萬變,誰也無法預料會有什么事情發生。 并且如今的通訊手段太原始了,在茫茫大海上,傳遞消息更是困難。 原本計劃荷蘭人先散布消息,并作出攻打雞籠的架勢,讓潛伏在熱蘭遮城的西班牙間諜,傳遞情報給西班牙人。 然后荷蘭艦隊與鄭芝龍的戰船,在呂宋島與小琉球之間的巴士海峽,夾擊自呂宋島出發的西班牙艦隊。 沒想到間諜的情報還沒有傳到,呂宋島的西班牙人反倒先對大明動手了。 “之前的謀劃,難道就此落空了?” “叔父,可有應對之策?” 崇禎憂心忡忡。 這一戰的干系太大,由不得他不擔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