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天。 崇禎雷厲風行,立即開始大肆整頓內廷。 先是升了一大批。 曹化淳如愿以償,成為司禮監掌印太監。 王承恩執掌東廠,成為內廷第二人,可謂是一步登天。 方正化為御馬監掌印,高宇順為都知監掌印…… 同時也貶斥很多以前炙手可熱的大太監。 王之心、高起潛、杜勛、杜之秩…… 其中王之心、高起潛,以前被皇帝視作心腹。 這次莫名其妙地都被打發到應天去養老。 這樣的安排,讓所有人都百思不得其解。 崇禎當然不會解釋什么。 太監就是皇帝的家奴,啟用或是貶斥,都是皇帝一句話的事情,當然沒必要解釋。 內廷的巨大變動,引起朝野矚目。 大臣們推測,皇帝這是借王德化和韓爌勾結一事,大舉清理內廷和外朝。 一時間,人心震蕩。 無數人夜不能寐,所有大臣都是惶惶不安。 很多文官暗自串聯,商議如何應對皇帝的暴風驟雨。 誰知。 百官預料的事情,并沒有發生。 崇禎接下來的操作,讓所有人都迷惑了。 原首輔韓爌,由于年老體邁,賜金銀玉帛,準其榮歸故里。 原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德化,有負圣恩,革去一切職務,發配鳳陽守陵。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百官長長地松了一口氣。 原來皇帝陛下只是因為內侍勾結大臣的事情而震怒,這才大肆清理內廷。 并非是真的置大局于不顧,要大動朝中的官員。 至于范家勾結順天府署,陷害純陽真人、昌平伯的事情。 崇禎直接下旨,由東廠移交三法司審理。 三法司審理的結果,最終自然是不了了之。 高度緊張的晉商,徹底放下心來。 皇帝還是那個皇帝。 大明還是那個大明。 晉商該賺的銀子,還是繼續照賺不誤。 于是八大晉商不再有所顧忌,開始大肆囤積糧食。 京畿地區的糧價隨之暴漲。 平時一兩銀子就可以買到一石米。 短短數天時間,就漲到三兩銀子一石。 朝野中的風吹草動,都被新任東廠提督王承恩,完完整整地密報給崇禎。 “果然不出叔父所料!” 崇禎看到密報,禁不住又是一聲驚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