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各部族的臺吉和領主可都不傻。 漠南蒙古的貴族和平民,全都信奉黃教。 這沒錯。 卻并不是要對活佛們言聽計從。 畢力兔郎蘇就是建奴的人。 沙巴爾和墨爾根早就暗中跟建奴眉來眼去。 他們這次來歸化,自然是要為建奴奔走。 如今建奴都快亡了,聽他們的,豈不是要跟著建奴一起陪葬? 憤怒歸憤怒,可關系到自己部族的命運,沒能會輕率地做出決定。 何況來都來了。 不弄清楚明國的意圖,為部族撈點好處,又怎么可能直接放棄? 不過在喇嘛們的煽動下,眾多部落還是達成了口頭上的協議。 協議的內容很簡單。 各部族一致團結起來,在下來的會盟中,堅決反對明國入侵草原。 這是底線。 就連之前向明國稱臣的幾個部族,也是這個意見。 當然了。 各部族該有的好處,明國必須給。 最起碼要明國互市。 如今的草原,實在是太缺糧食、鐵器了。 各部的意思其實很簡單。 面子可以給明國,但是里子卻要歸他們。 最后沙巴爾組織眾多部族的臺吉、領主,當眾向菩薩立誓。 共同進退,絕不允許漢人成為草原的主宰。 眾人當場立誓,言之鑿鑿,誓言錚錚。 扎賚特部臺吉蒙袞,更是用刀劃破胳膊,以血盟誓。 吳克善也代表科爾沁部,當眾發了誓。 把海蘭珠嫁給云逍子,是為了拉近與明國的關系,為部族謀取好處。 反對明國把手伸入草原,這也是為部族謀取利益。 二者并不沖突。 這次的聚會,各部族都可謂是收獲滿滿。 宴會散后,臺吉和領主們各自離去。 吳克善正要帶著族人離開,鄂齊爾忽然叫住他:“有一位朋友,想要單獨會見你。” “哪位朋友?” 吳克善好奇地問道,心中卻已經猜測出是哪里的朋友。 果不其然。 吳克善被帶到一座蒙古包內,看到了一位熟人。 第(1/3)頁